吳巖松 鄭旋 徐澤平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上海 201620)
數字經濟體將成為中國對信息時代的“文明級貢獻”,未來最大的數字經濟體將出現在中國。阿里巴巴是中國乃至全球領先的數字經濟體,也在引領關于數字經濟體的討論。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性共識,而數字經濟體則是數字經濟浪潮中的關鍵力量。全球互聯網普及率已達到48.8%,領先的互聯網公司已超越傳統企業范疇,在產業、組織和價值觀上完成重構,成為“數字經濟體”。“數字經濟體”已經是全球通用的商業基礎設施,為實體企業有效賦能,成為世界經濟變革的關鍵推動者[1]。那么未來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如何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
第一,全球數字經濟規模持續擴張,占GDP比重快速提升,正成為全球競爭新制高點。第二,融合型數字經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在數字經濟中的占比持續上升。第三,數字經濟正加速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以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為代表的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第四,全球電子信息制造業和信息通信服務業均已進入平穩增長期,基礎型數字經濟的整體規模增長明顯趨緩,占GDP的比重顯著低于歷史峰值水平[2]。第五,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新生型數字經濟取得了長足進步,加快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滲透融合。第六,以分享經濟為代表的福利型數字經濟呈現出強勁發展態勢。第七,數字經濟有助于驅動經濟增長、提高勞動生產率、培育新市場和新增長點,世界各國紛紛將發展數字經濟作為重要戰略選擇。第八,社會治理的模式發生深刻變革,過去政府單純監管的治理模式加速向多元主體協同共治方式轉變[3]。
數字經濟正在邁向三個新階段:一是數字經濟正邁向體系重構的新階段。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快融合發展,并呈現數據驅動、軟件定義、平臺支撐、服務增值、智能主導等典型特征,正在全方位重塑制造業的生產主體、生產對象、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4]。二是數字經濟正邁向動力變革的新階段。人類正在構建一個以"數據+軟件"為核心的新世界:賽博空間。賽博空間的本質就是基于軟件構建一套數據自動流動的規則體系,把數據轉變為信息,信息轉變為知識,知識轉變為決策,以數據流不斷優化資源的配置效率,全面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培育基于數據驅動的新動能[5]。三是數字經濟正邁向范式遷移的新階段。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在經歷了以牛頓定律為代表的理論推理法、以愛迪生發明燈泡為代表的實驗驗證法后,正在構建認識世界的兩個新的方法論:模擬擇優法和大數據分析法。
第一,我國數字經濟保持快速發展勢頭,2016年同比增速18.9%,增速位居全球前列,占GDP的比重為30.3%,顯著低于全球其他主要國家。第二,我國數字經濟占比與貢獻呈"雙高"態勢,2016年占GDP的比重高達30.3%,相比2015年提高2.8個百分點,對GDP增長貢獻率高達58.7%,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第三,2016年我國基礎型數字經濟占數字經濟比重為22.8%,集成電路行業成為發展熱點,電信業業務總量與收入實現"雙增",移動支付業務保持快速增長。第四,2016年融合型數字經濟增速高達25.7%,對數字經濟增長的貢獻達88.2%,增速與貢獻率均創近五年新高,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持續夯實。第五,新生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云計算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大數據產業進入快速增長階段,產業集聚效應初顯;人工智能產業打造先發優勢;無人駕駛發展潛力巨大[6]。
第一,傳統行業領先企業試水平臺經濟,基于物聯網的產業平臺推動傳統行業商業模式進化,成為平臺經濟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創新的重要模式。第二,平臺經濟推動業務轉型。例如,資源共享降低成本,降低跨國運營門檻,加速全球化運營進程。第三,平臺經濟推動組織轉型。例如,眾包眾籌打破企業邊界,塑造敏捷型企業;平臺經濟推進組織扁平化,迅速感知顛覆并作出反應。第四,商業模式創新,新動能驅動新周期[7]。例如,數據變現會創造新的營收與利潤來源。第五,平臺經濟提升全要素生產力,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第六,眾包作為平臺經濟的重要表現形式,將使人力資本投入價值創造的門檻更低,價值增長機會更多。
當前數字經濟已經從單純的新型經濟、網絡經濟發展為多元化,深層次的綜合性經濟體,數字經濟已然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網絡覆蓋面越來越廣,數字經濟已經深人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正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實際上數字經濟是一種比農業、工業經濟更加先進的社會經濟形態。它的發展對世界經濟領域格局的重建起著重要作用,已經成為新型產業發展的巨大動力。由此可見,數字經濟的發展前景是十分廣闊的,在未來所有的企業都將擁抱數字經濟,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競爭,從而推動各項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