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豆豆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北京 100089)
不管是在中央層面還是在地方層面,“一帶一路”的提出保證了中央和地方之間都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機制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也存在著相關的博弈關系,沿線城市之間也存在著惡性競爭,肯定會影響到國家的總體發展水平,同時也會對國家的整體效益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強中央一級的總體協調和城市外交,使之在國家既定軌道上運行。此外,在“一帶一路”的推動下,外國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會有更強烈的對外交往意愿。他們大都是希望自己可以獲得更大的外交自主權,而中央層面則希望根據每個城市不同的地理位置,或者是經濟發展狀況進行權力的劃分,指導城市建立起有效的外交體系。
外交的本質是尋求所有城市或國家的共同利益,解決分歧,真正實現利益最大化。同時,城市外交過程中最重要的評價因素也是以地方政府利益為主體,依靠對外交流來實現自身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外交往的不斷頻繁,中國實現地方利益的方式逐步國際化,一般通過積極的開放政策來實現自己的發展愿景。特別是世界市場的發展,使各國地方政府都希望突破國家的限制,在對外交流的過程中積極維護自己。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各地政府為了滿足城市對外經濟合作的內在需要,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和自身發展質量,真正實現了地方發展的經濟要求。可以說,“一帶一路”是中央和地方參與對外經濟合作的創舉。
“一帶一路”的經濟和外交屬性與政治安全水平有關,“一帶一路”的倡議實質上是經濟外交的設計,這一倡議的核心理念是公開競爭和共同發展,通過經濟一體化建立各自利益共同體,各個城市和國家可以保證自己今后發展的有效性,同時“一帶一路”倡議也有著深刻的國際政治背景,換句話來說,就是在面對地圈全困境,不斷加深全球大國之間博弈逐漸激烈的情況下,中國希望通過這種經濟的軟方式,將其他地區的國家拉回經濟發展的軌道。
隨著“一帶一路”這一倡議的不斷發展,各個城市的外交模式有了更新的變化,為了更好地發揮城市在“一帶一路”倡議發展過程當中的作用,通過開展城市外交,各個國家還應該不斷的落實總體外交戰略,以此來促進城市的發展。
在維護中央外交權力的前提下,國家有關部門要充分調動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兩個部門的積極性。同時,要統籌和規劃中央和地方兩個資源。一方面,在中央層面,要加強城市和“一帶一路”的主導作用,發揮主導作用和協調作用。中央和地方政府應該合理地在外匯方面進行分權,探索適合地方外匯的管理體制,另一方面在具體事務上也要下放更多的權力,例如在沿線國家設立辦事處,與沿線國家簽訂重要的合作權益,充分調動全市的積極性,確保它們更好地配合國家的外交戰略,為地方和國家創造雙贏局面。
對于沿線城市來說,在制定城市對外開放或者是國際化標準時,應該實施差異化的發展政策,由于每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我國有關部門一定要堅持因地制宜的方式,找尋城市在整個國家的定位和他們自身的發展優勢,積極鼓勵和支持城市之間的集體協作,加強城市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利用這種合作的方式加強城市群和城市群之間的多邊交流,最終可以有效地增強城市配合國家整體外交戰略的力度。
為了更好地體現出“一帶一路”對于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城市的有關部門就應該打造專屬的對外工作機構,國家還應賦予各地區更多的協調權,提高其在國際社會的權威,建立由外交部牽頭的城市外交整體協調機制,進一步加強對城市領導和管理的培訓,確保各地區具有充分豐富的國際視野和國際發展思維,使其更好地了解有關的國際規則,我們應該熟悉“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城市發展情況,不斷提高城市參與國際交流的能力。
綜上所述,隨著“一帶一路”這一發展戰略的不斷推進,為各個地方政府的發展和對外開放進程提供了有利的契機,同時城市外交的發展也十分有利于“一帶一路”的進一步推進,為此,城市有關部門就應該抓住這次發展機遇,拓寬自己外交的研究空間,保證自己可以更好地服務于“一帶一路”戰略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