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華
(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幼兒園,江西 撫州 344900)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結合幼兒的實際特點,采用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形式,促進幼兒更好的學習有關知識。繪本是一種具有較強趣味性的閱讀材料,也是最適合幼兒園階段孩子學習的讀物。如果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能夠將繪本進行較好的應用,將給幼兒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出學習的熱情,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深入分析幼兒園繪本活動的開展策略與實效性,對于促進幼兒園教育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不管是采用哪種教學形式,首先就需要教師對于教學方式有一個全面細致的了解,掌握教學方法的基本應用技巧,這也是教學方法能夠起到提升教學質量作用的關鍵所在。尤其是在幼兒園繪本活動開展過程中,由于幼兒園孩子基礎較為薄弱,因此對于教師的依賴程度較高,如果教師對于繪本活動的了解都不夠深入,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學效果是難以達到理想目標的[1]。除此之外,由于繪本教學在我國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教師對于繪本創作的認識存在欠缺,因此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難以發揮出繪本活動真正的教學作用,多數情況下,繪本活動只是形式上的應用,許多教師也只是為了迎合當前的教育發展趨勢,而實際所采用的教學形式與傳統方式沒有本質區別,因此繪本活動并沒有起到提升幼兒園教學質量的積極作用。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常常會出現學習任務較重,幼兒難以應付的局面。盡管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一定的時間,但是以學習成績評價教學質量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對于幼兒園教育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獲得學校和家長的認可,即使教師了解全新的教學形式,但是仍然會采取傳統的教學形式。也就是說,在整個幼兒園繪本活動開展過程中,幼兒幾乎是被教師推著往前走的,對于很多知識,也根本就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思考,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之下,幼兒的學習習慣很難形成,而且通常會對學習失去興趣,這種揠苗助長的教育方式,不僅無法有效提升幼兒園繪本活動質量,反而會對幼兒以后的學習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
從當前幼兒園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幼兒對于趣味性較強的知識接受的比較快,但是對于枯燥乏味的知識,學習的時候就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幼兒園的孩子還沒有建立起對于世界的認知,心理也沒有成熟,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所以那些形象生動的知識內容,幼兒的學習熱情就會比較高漲[2]。對于幼兒園教育來說,并不是所有的繪本都適用于教學。所以在繪本的選擇方面,幼兒園應該給予重點關注,一定要選擇適合幼兒園孩子學習特點的繪本進行教學,否則不僅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反而會對正常的教學活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成為幼兒園教學質量提升過程中的主要障礙。
因此可以說,繪本活動是最符合幼兒園教學特點的一種形式。但是在運用繪本進行教學的時候,還應該注意幾個比較主要的問題。首先就是繪本的選擇問題。雖然從整體上來看,繪本教學在我國的發展時間還不長,但是畢竟發展了一段時間,因此繪本的形式也呈現出了豐富多樣的趨勢。也就是說,應該選擇繪本內容形象清晰,通俗易懂的。比如可以選擇一些親情或者友情方面主題內容的繪本,并且不同階段的繪本內容也應該有所差異,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除了選擇合適的繪本之外,教師還應該注重和幼兒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將幼兒作為學習的主體,不斷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3]。比如說,在一些故事情節比較豐富的繪本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將故事之中的精彩情節表演出來。由于幼兒都具有好奇和愛玩的天性,因此在此過程中就會大大激發出幼兒的學習和參與熱情,紛紛踴躍的參與到表演之中。通過這種角色扮演的形式,幼兒會進一步熟悉繪本的具體內容,理解的也會更加深刻。比如在繪本《我的媽媽》中,在講解這篇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幼兒回想自己的媽媽,說出自己與媽媽的一些故事,然后在班級上和其他同學分享,這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在幼兒園繪本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繪本材料內容,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促進幼兒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