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華
(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香山中心幼兒園,內蒙古 通遼 029114)
近年來,人們對幼兒教育愈發的重視,作為教育體系中的基礎階段和重要時期,關系著幼兒的健康成長。在傳統的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由于幼兒年齡較小,缺乏自制力,總是容易被其他事物轉移注意力,并且加上教師教學方法的單一、落后,導致語言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幼兒積極主動性不高,這就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通過教學情境的應用,有效的改變了這一狀況,教師通過多媒體、游戲教學、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能有效的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的學習熱情,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本文就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如何創設教學情境進行探討。
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教師可為幼兒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幼兒通過親身體驗來感知事物,并運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內心情感的表達,促使幼兒內部語言的形成[1]。例如:教師在教學幼兒“認識水果”時,可以將各種各樣的水果為幼兒創設一個“水果之家”的情境,并邀請幼兒前來做客,與水果成為好朋友。在這個情境中,幼兒通過觀察水果的外形、顏色,并通過品嘗了解水果的味道,進一步的加深對水果的認知,教師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水果,幼兒就會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如蘋果紅紅的、圓圓的,吃起來甜甜的;桔子黃黃的,果肉一瓣一瓣的,酸酸甜甜真好吃。
故事、童話是深受幼兒喜愛的,對此,教師在開展語言教學時,可充分的利用故事表演,角色表演來創設教學情境,為幼兒營造出良好的語言環境,使幼兒在情境中快樂的進行語言能力的鍛煉[2]。例如:在教學活動《三只小豬》中,教師先讓幼兒了解故事的情節,了解故事中三只小豬分別蓋了什么樣子的房子,大灰狼來了后又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并組織幼兒進行排練表演,為幼兒制作小豬和大灰狼的頭飾,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這樣,既能使幼兒加強對故事內容的了解和認知,同時還能調動幼兒的興趣,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再例如:教學兒歌《別說我小》時,教師可在幼兒掌握后鼓勵幼兒進行爸爸、媽媽和孩子的扮演,為幼兒提供良好的語言鍛煉的機會,進而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幼兒園語言教學是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對此,教師可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來創設教學情境,從而幫助幼兒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積累幼兒的生活經驗,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4]。例如:教師可先為幼兒播放各種小動物在超市購買商品的Flash動畫,在幼兒觀看后組織幼兒開展“小小超市”的活動,讓幼兒分別扮演不同的小動物,教師扮演售貨員,進行各種商品的買賣。部分幼兒在此情境中會比較興奮,很容易打破游戲的秩序,此時教師可引導幼兒討論: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買東西也這樣亂嗎?他們是怎么做的?此時幼兒會通過思考說出正確買賣東西的方式,并在情境中去遵守。這樣,不僅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同時還樹立了幼兒規則意識,學會去遵守秩序。
在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已經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此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教師可充分的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為幼兒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幼兒直觀的進行觀看和學習,能有效的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全身心的投入到語言教學之中,潛移默化中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5]。例如:在教學《傻小熊進城》時,教師可在課前準備好故事錄音和各種顏色房子的圖片PPT。在教學中為幼兒創設教學情境,一只小熊要進城去找奶奶,我們來看一看它這一路都經過了哪些房子?這些房子有什么用處?然后為幼兒播放故事錄音,并利用多媒體出示相應的房子,并請幼兒說一說不同房子的特點及用途,鼓勵幼兒大膽的講述自己的觀點,從而幫助幼兒初步的了解日常生活中不同用途的房子有著不同的標志,并引導幼兒進行想象,在生活中還見過什么樣的房子,他們有什么特殊的用途,可以用什么符號表示等等,有效的激發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語言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幼兒語言教學中,教師需要采取豐富的教學方法,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語言情境,激發幼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促使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實現幼兒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