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萍
(甘肅省徽縣委黨校,甘肅 徽縣 742300)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目的是推動農村繁榮,增加農業活力,實現農民富足。而鄉村旅游對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旅游是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產業是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鄉村旅游產業正以其強大的市場優勢、新興的產業活力、強勁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帶動作用,成為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徽縣旅游資源稟賦較好,生態資源、文化資源和產業資源相對豐富,發展鄉村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下,全縣鄉村旅游產業呈現出了積極發展的勢頭,形成了嚴坪月亮峽、嘉陵田家河古銀杏村、水陽泰山農家休閑、東關穆斯林風情線等有一定規模影響力的休閑度假地。但總體來看,我縣鄉村旅游仍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還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短板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缺乏特色亮點。服務項目雷同、娛樂項目單調,整體服務缺乏亮點和特色,多數鄉村旅游僅僅停留在餐飲及棋牌娛樂方面,其他休閑娛樂功能缺乏。同時,全縣鄉村旅游沒有系統完善的產業支撐,而且沒有很好地與當地的特色農業或其他產業融合,形成發展合力。二是基礎功能不全。我縣鄉村道路、公廁、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普遍滯后,垃圾和污水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歷史欠賬多,鄉村民宿、農家樂等產品和服務標準不完善,缺乏統一、規范、標準的經營指導。三是環保意識不強。在發展的過程中,忽視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人為的建設改造對環境破壞嚴重。污水、垃圾集中處理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如月亮峽河邊游人隨處亂扔垃圾的現象比比皆是,嚴重影響了景區環境。四是融資渠道不暢。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游建設意愿不強、融資難度較大,大多鄉村旅游由于資金不足,小打小鬧,難成氣候,引不來人,留不住人。
雖然全縣鄉村旅游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只要我們充分挖掘利用資源、文化等優勢,找準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的融合點,我認為鄉村旅游工作一定會有“風景”,更有“錢景”,下面,結合自身發展鄉村旅游的粗淺認識,談幾點對策建議:
旅游產業是投資大、見效慢的產業,從建設到見效一般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因此,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要強化規劃引領,明確鄉村旅游區域發展重點。選擇適合徽縣地域特色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和路徑,確定各區域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將發展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統一規劃,編制全縣鄉村旅游產業提質升級發展專項規劃,打造合理的鄉村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布局合理、業態豐富、功能完善的鄉村旅游發展新格局。同時,要樹立大局意識,形成差異化發展。要依托各鄉鎮、村社資源、交通區位、產業特色和人文歷史,在適宜區域,宜果則果,宜林則林,宜漁則漁,產業對接,注重結合,不要盲目照搬別人的項目、人云亦云,不能在全縣內范圍內形成窩里斗,形成內耗,同質化競爭。
一是通過鄉村旅游發展帶動創業扶貧。引導和扶持農民直接參與鄉村旅游經營,如利用自家的房屋、土地、生活等資源,開辦農家樂、家庭農場、經營鄉村民宿客棧等,為游客提供旅游休閑服務,以直接的經營性收入促進增收脫貧。二是通過鄉村旅游發展帶動就業扶貧。利用區域鄉村旅游發展增加的就業崗位,讓農民在既不離鄉也不離土的情況下,轉換身份成為鄉村旅游產業的參與者和服務者,擁有“幸福的職業”,實現收入的增加。三是通過鄉村旅游發展帶動“造血”扶貧。促進農村一二三產的融合,發展旅游商品產業,并利用鄉村旅游創造的市場,組織農民銷售自家的農副土特產品和手作工藝品等,實現從“深在閨中無人識”到“登堂旅游大市場”的蛻變。
一是在政策引領上加大“扶”的力度。制定扶持政策,創新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模式。積極引導好各類社會資本投資鄉村旅游,推動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和提質升級。圍繞有關旅游改革發展、旅游用地等重點扶持政策,向鄉村旅游發展給予傾斜支持。二是在基礎設施上加大“扶”的力度。重點加強鄉村的道路、電力、飲水、廁所、停車場、垃圾污水處理、網絡通信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為鄉村旅游發展和深化精準扶貧創造更好的環境。三是在市場導向上加大“扶”的力度。一方面鄉村旅游產品要適銷對路,提供有效供給,創造品牌;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鄉村旅游的宣傳推廣和市場營銷,吸引和組織更多的人到鄉村休閑度假。同時,要運用電商平臺,拓寬鄉村旅游和土特產品的銷售渠道,進而拉動和增加鄉村旅游消費,以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農村經濟繁榮和農民增收脫貧。
從鄉村旅游角度講,鄉村的誘惑力就在于城鄉環境的不同特質。鄉村旅游的產品設計必須體現鄉村性,要深度挖掘鄉村本土歷史、文化、故事、手藝、物件等;體現鄉村的生產、生活、生態價值,能夠讓來到鄉村的都市居民慢下來,能夠使其得到身心的放松。鄉村旅游也是都市居民回歸自我、回歸自然、尋找鄉愁的地方,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詩意棲居,讓都市居民在鄉村旅游的體驗過程中能夠身臨其境、得到快樂。
要全方位、全產業鏈地審視鄉村旅游的產品業態,聚焦主導產業做深、做足、做長產業鏈,在圍繞鄉村旅游特色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要素基礎上,通過創意鄉態,保護生態、植入文態、創新業態,開發富有創意文創鄉村旅游產品,增加游客的停留時間,創造多次消費機會,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引領鄉村旅游二次消費。積極創建“一村一品”的特色旅游品牌,努力形成“農區變景區、產品變商品、民房變客房”的鄉村旅游新格局。推動旅游產業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用鄉村旅游產業大發展帶動徽縣鄉村振興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