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
(陜西省交通建設集團公司,陜西 西安 710075)
政務信息是集中反映本單位中心工作的重要載體,是了解情況、協調工作、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它在服務領導決策、推行方針政策、深化內部管理、指導協調工作、提供交流平臺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新形勢、新任務對政務信息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能否及時、準確地為領導提供更多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綜合性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各級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大力提升政務信息工作水平既是工作要求,也是現實需求。
政務信息是各單位辦公室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辦公室發揮參謀助手作用的具體體現。然而,長期以來,受種種原因影響,政務信息的輔助參考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發揮,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長期以來,多數單位尤其是企業性質的單位,對于信息工作的認識存在嚴重的偏差,他們往往只注重投資、收入等“看得見”的硬性指標,認為信息工作可有可無,沒什么實質性價值。
政務信息主要對內,直接服務于單位領導,目的是便于領導掌握重點工作進展,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
反映工作動態的信息較多,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的信息少(筆者曾對本單位及下屬單位政務信息作了調研,90%以上純粹是會議、活動類信息);反映工作成績的信息多,而對于苗頭性問題、突發事件則能瞞就瞞;問題類、調研類、建議類、經驗類信息少。
對產生問題的原因剖析,對于解決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領導同志直接參與、協調和處理工作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對于各項重點工作了解較為深入,抑或認為政務信息可讀性不強、無參考作用,故而沒有批閱政務信息的習慣;作為主管信息的部門,辦公室絕大部分時間都忙碌于“文山會海”及各類迎檢等日常接待工作,而忽視了最重要的政務管理職能;其他業務部門,往往認為該項工作屬于辦公室職能,與自己無關,主動報送信息的意識不強。
一是下屬單位或部門負責人直接向領導口頭匯報。日常工作中,領導辦公室門口經常出現“排長隊”現象,無論是匯報工作還是反映問題,大家往往認為只有當面向領導匯報或請示,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其實不然,這樣做既費時費力又事倍功半。與其這樣,還不如安安心心坐下來,認認真真對工作進行梳理,形成一篇有數據、有分析、有建議、內容充實的信息,以政務信息的形式遞交領導,應該更能引起領導的重視。二是手機、網絡等通訊方式為領導獲取信息提供了便捷。即使這樣,當前在政府部門,政務信息仍然是領導掌握基層動態、安排部署工作的重要方式。領導每天上班第一件事不是翻閱當天報紙,而是閱讀當日政務信息,在遇有重要或緊急信息時,直接在上面作出批示。
沒有從機械、繁瑣的日常工作中跳出來,缺乏用分析、歸納、推理的方法對所從事的工作進行思考、總結,也必然寫不出高質量的、有參考性的信息。
調研類信息,如果沒有獲取大量有效的信息,怎么提取、加工,進而形成調研信息?坐在辦公室“閉門造車”,如何保證信息“接地氣”?
政務信息工作者要立足當前工作實際,充分把握行業特點,緊密結合單位中心工作,牢牢抓住重點,有力發掘典型,將本單位工作的經驗、教訓、新思路、新方法及時向上級反饋,經常與各界溝通交流,著力解決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使政務信息真正成為領導的“千里眼”、“順風耳”。
領導重視是前提。要充分認識到做好政務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提高思想認識,把政務信息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大力加強組織領導,在制度、人員、經費等方面予以支持。要給本單位信息工作人員定目標、提要求、交任務、出題目,使政務信息工作真正起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的主渠道作用。
深入調研是基礎。信息工作人員要緊緊圍繞中心工作,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貼合實際,扎實開展信息調研工作。要善于從大量的信息中選擇領導最為關注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深入調研,撰寫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的調研報告。要加強對一般性或動態性信息的提煉和深度開發,積極挖掘特色和亮點,努力提高政務信息質量。
加大考核是關鍵。政務信息主管部門要根據年度中心工作任務,印發信息報送要點。要按照“精細化管理”要求,把工作任務分解到季度、月度,明確每人每月報送的數量,并嚴格考核。定期通報工作情況,對于超額完成任務的要表彰,未完成任務的要批評,并將考核結果作為評選先進的重要依據。
全員參與是保障。要把政治敏銳性、工作責任心強,業務精的人員及時充實到信息員隊伍中,并保持信息員隊伍的穩定性。大量的信息源于基層、源于業務部門,所以要注重調動基層信息員、其他業務部門兼職信息員的能動性,主動向他們“約稿”。要不斷拓寬信息渠道,擴大信息來源,通過點、線、面的結合,真正形成政務信息工作快速靈敏、穩定長效的運轉機制。
做好政務信息工作,要求信息工作者必須具備敏銳的洞察能力,扎實的文字功底,較強的責任意識和務實的工作作風,要注重將政務信息工作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把政務信息工作有機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去,真正發揮政務信息應有的作用,有力推動各項工作科學、全面、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