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青少年活動中心,內蒙古 通遼 028000)
教育游戲與常規游戲不同,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對于學生學習任務的推進會產生積極影響。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工作中,教師可以適當地融入教育游戲,輔助課堂任務的推進,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以及抵觸心理。
小學生由于年齡的限制,自身并不具備較強的學習基礎,也不具備比較成熟的心智、思維。在面對一些新奇的事物時,很容易就會產生了解欲望。并且,大部分小學生都有探索未知世界的熱情與精神。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適當地融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因素,做好教學鋪墊,促使學生了解之后的學習任務與學習內容,降低難度。
例如,在講解“烏鴉喝水”這則小故事時,教師就可以在導入環節,引導學生開展如下游戲。
首先,教師需要提前準備游戲中需要的小道具:透明瓶子、冰塊、飲用水以及吸管。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這些小道具展示給學生,并在杯子中,倒入半杯水。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在不拿起杯子的前提下,應該怎么做,才能夠喝到杯子中的水呢?問題提出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開動自己的小腦筋。并且,有想法的學生可以自主走上講臺,利用實踐的方式,驗證自己的想法。比如,有的學生想法比較奇特想要直接把嘴貼在杯子上,想要通過吸力將水吸上來;有的學生想法比較簡單,會直接應用吸管;有的學生會關注到杯子旁的冰塊,將冰塊放入到杯子中,水位上升,喝到水。
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到游戲的樂趣,同時也能夠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與想象思維。在學生的熱情達到較高狀態時,教師可以正式引入故事:現在有一只小烏鴉和你們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你們想不想知道小烏鴉用了什么樣的方式喝到水呢?以此奠定愉快的教學基調,提升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拼音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部分內容,是其開展后續語文學習活動的基礎。在常規教學環境中,教師大多會通過直觀講解的方式為學生介紹拼音的寫法、讀音,然后要求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這部分知識。這一方式會導致學生產生極高的學習壓力。并且,強行背誦也并不利于學生記憶。對此,在講解類似理論性較強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適當地融入游戲因素,降低學生的抵觸心理,發揮寓教于樂教育理念的價值。
首先,教師可以將u、ü 以及能夠與其組成拼音組合的其他聲母字母,如“j、q、x”制作成不同的小卡片,然后將其分發給班級學生。在游戲中,學生需要拿著自己的小卡片,圍著教師轉圈。當教師喊出“停!”,學生需要快速地做出反應,拿著自己的卡片與其他同學組成小組。正確配對的學生進入下一輪游戲,錯誤的學生則被淘汰。最后,獲勝的學生可以得到一些小禮物。通過這一方式,能夠加強學生的區分熟練感,對字母配對形成掌握狀態。同時,這一游戲也能夠鍛煉學生的注意力與反應速度。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技術已經逐漸深入到教學領域,發揮出了強大的教育優勢。當代小學生身處網絡世界,具有較強的網絡意識,也具有一定的網絡技術應用能力。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引入信息技術,能夠滿足學生的發展規律,同時也能夠輔助教師提升教學效率。
例如,當學生完成識字學習后,教師可以利用希沃白板,制作一些簡單的配對小游戲。學生需要將偏旁部首與能夠組成漢字的文字連到一起。正確率最高的學生,可以在教師提前制作好的“紅包”中抽獎。為了提升學生的熱情,在“紅包”中,教師可以放入不同的選項。例如“一套試卷”“作業減免卡”“一包糖果”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更加地喜歡語文,發揮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采取教育游戲法帶領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所形成的效果會達到良好狀態。在課前階段,引入游戲能夠調動學生興趣,做好教學鋪墊;在課中階段,引入游戲能夠緩解學生疲勞,降低枯燥意識。除此之外,教師也需要做好適當的教學創新。如融合科技因素與經濟因素,借此豐富游戲教學的形式與內容,發揮游戲教學的價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