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
社會美育工作不僅要依靠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進行社會審美的建構,同時也要充分融匯歷史和當今時代社會大眾樸素的生活情感。地方美學就是當地社會美育中的靈魂,為地方社會美育工作指明了發展的目標和方向,使其能夠對其文化內涵進行合理的取舍,從而找準地方社會美育的發展重點,提升地方社會美育的精神價值。
在敦煌莫高窟第465 窟當中,畫匠所使用的線條流暢、色彩偏冷、造型簡潔,營造出了超然于人類認知的神秘感,對象征性的表現手法進行了充分的運用。而在經年風蝕的洗禮下,壁畫中的許多形象已逐漸失真,但卻又呈現出另一番風味,恰巧契合了物理世界中對于萬物變遷視之如常的審美理念。敦煌莫高窟當中所含大量的壁畫是敦煌地區的文化瑰寶,對于當今的壁畫乃至藝術創作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在敦煌壁畫的影響下,許多畫家在人物肖像的繪畫上也開始效仿敦煌壁畫的美學技法,營造出了融合當下時代民眾精神內涵和審美形態的畫面風格,并且在不同的時代和社會氛圍下為廣大民眾的精神世界帶去慰藉,讓人們跳出世俗的紛爭和局限去思考更為宏觀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因此可以說敦煌壁畫對我國的傳統歷史文化和群眾意識產生了深遠的、積極的影響。
上海是一座既具有時尚風情又兼具傳統特色的城市,這片土地不斷融合著中西方最新潮的、最豐富的思想,形成了獨特的海派文化。在眾多優勢資源的作用下,上海在金融、教育、商業、藝術等領域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在時代的更迭中仍然不失于上海本土個性。
在《南京條約》簽訂后的第二年,上海正式開埠,成為我國近代五大重要通商口岸之一,由此帶動了上海乃至我國經濟發展格局的變遷,推動我國經濟逐漸走向現代化。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可口可樂、口香糖、香煙、手表、打火機、香皂、美發劑等新潮商品成為當時上海人們熱衷消費的潮流,從而為上海商業美術的繁榮帶來機遇。當時上海現代的商業模式沖擊著農耕型社會的消費觀念,上海商品交易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在這個過程中,廣大民眾傳統的審美觀念也在進行著革新和發展,男士開始身著西裝,抽著雪茄,女士們也紛紛梳卷發頭、穿旗袍風衣和高跟鞋。
在當今的西藏面具當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許多古老的元素和原始的美,這也構成了西藏文化的特殊魅力。西藏面具按照造型特征可以分為神像面具、妖魔面具、動物面具和人物面具,充分體現了當地居民在與自然相處的過程當中對人與神力、魔力、獸力之間關系的重視以及對于整個自然生態的敬畏。在當地以往的社會文化活動當中,這些面具一般在祭祀典禮以及藏戲表演中供藝人佩戴。藏族面具造型最初是以擬獸的形象誕生,這是對遠古時期人們對于生活環境的印象的真實表達,后來,面具又根據人類的情緒填充了擬人的神態和表情,用來區分社會中的成員形象,而這時的面具創作也已經有了一些抽象的藝術特征。在藏族面具中,運用最多的顏色有紅色、黃色、藍色、白色、黑色以及綠色,同時西藏特色民族服飾當中這幾個色彩也有著大量的搭配和運用。隨著我國民族美學文創產品開發經驗的不斷成熟和完善,許多藝術工作者也更加關注西藏面具圖案當中的個性元素,使西藏傳統美學打破了地域性審美的局限,從而對當前時代中更為時尚和潮流的審美理念進行融合創新,提升西藏地方美學在社會審美倫理和社會美育當中的適用性。
從以上社會美育的案例當中我們得知,地方美學的價值內涵廣泛涵蓋了一個地區的歷史風俗、自然環境,其并不是以一個截面的形式來構成的。在對一個事物群體進行美學定義時,其所涉及的并不是狹義上的美學,而是一切當地人類生活以及與自然相處經驗的藝術引申,即廣義上的美學,也正是這種廣義的藝術形式所囊括的精神內涵,才能夠讓地方美學在社會美育當中起到更加扎實的作用。“社會美育”的概念使人的精神、人格、思想的培養工作從學校走向社會生活,因此,在社會美育的建設工作中,尤其是將地方美學應用于當地社會美育的工作中,相關的社會美術單位都承擔著重要的職責。蔡元培先生曾十分重視美育工作,
并對“社會美育”作出專門的說明:“學生不是常在學校的,又有許多已經離開學校的人,不能不給他們一種美育的機會;所以又要有社會的美育。”而這更加證明了社會美育工作不僅是要讓人們懂得欣賞美術作品,更是要豐盈社會大眾的思想觀念層次、提升社會大眾的人文意識素養、開拓社會大眾的多元價值情懷。這也就可以解釋在上述案例當中,為什么許多產生實際社會美育價值的因素都不是來自于學術意義上的美學因素,尤其還涵蓋了一些實現美育的途徑和承擔美育的載體。正是在這種廣義的融合下,社會美育才為社會大眾提供了更為實際和豐富的審美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