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哈爾濱 150066)
不同性質、不同類型,依托不同發展空間的音樂,都具備獨特的音樂屬性與功能。無論是抒發情感,還是應用于各種儀式與活動中的音樂,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會環境與地方政策的影響。新時代背景下,針對黑龍江朝鮮住傳統音樂現狀與發展的分析,相關人員需從社會傳播、學校教育、大眾思想引領三個方面進行全方位、深度的研究。既要發現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的發展現狀與主要問題,還應生成具有可行性的應對策略。以此,助力我國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獲得創新發展與有效傳承。
我國黑龍江吉林省延邊朝鮮自制州,是朝鮮族最大的聚居地,這里擁有大量不同的族群。而朝鮮族傳統音樂的發展與人們的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不同的朝鮮族村都有著獨具特色的生活環境與娛樂活動。由此,使得朝鮮族傳統音樂的內容展現出明顯的豐富性。即無論是宗教式的音樂形式,還是更具有民間性的自我娛樂性質的朝鮮族傳統音樂,都是其重要的表現形式。同時,朝鮮族傳統音樂中的八道民謠,更多情況下是反映移住民的生活習慣與特色。而具有強烈情感屬性的《阿哩郎》等民謠性質的音樂,都是以朝鮮族傳統音樂為基礎發展而來的。也正因朝鮮族傳統音樂具備豐富性的特征,才使得其更加具有傳承與發展的價值
朝鮮族傳統音樂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其是在朝鮮人聚集地發展起來的,且具備獨特的音樂演唱方式與藝術呈現方式。基于朝鮮族傳統音樂的地域性特點,使得其會受到自然因素、社會因素、文化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且我國朝鮮族傳統音樂的發展,受朝鮮半島的影響較大,并在延續與傳承的過程中形成再生形態的音樂藝術。我國早期的朝鮮族傳統音樂中就展現出一定的朝鮮半島的音樂屬性。而當人們的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等發生較大變化后,便形成區別于朝鮮半島的朝鮮族傳統音樂,極具地方特色與民族特色。
新時代背景下,無論是社會經濟的多樣化發展,還是西方、日韓文化的涌入,都對朝鮮族傳統音樂發展的空間有所擠壓。當朝鮮族傳統音樂的發展與傳承,逐漸失去有力的平臺與機遇時,將會導致這一民間民族藝術的發展失去沃土。尤其,當下的年輕人聚焦于互聯網游戲、動漫、網絡社交時,使得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所依賴的社會結構發生極大的改變。即越來越多人習慣在虛擬空間獲得精神愉悅與滿足感,不會再花費心思與時間學習朝鮮族傳統音樂,更不會排練相關的節目。而失去受眾的朝鮮族傳統音樂,很難再獲得蓬勃的發展與有效的傳承。同時,當人們的娛樂空間從傳統場景中轉移到社交媒體中時,對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相關人員若不能對其所依托的載體形式進行創新,將很難達到良好的宣傳與推廣效果。人們對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失去更多關注與熱情后,相關人員應根據現存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之策。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優勢與作用,不斷豐富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發展渠道與路徑。不局限在傳統的民間文化活動上,應在網絡社會可行的滲透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知識與文化。
多元文化背景下,人們可從不同的途徑獲取滿足自身精神需求的信息。由此,導致人們對朝鮮族傳統音樂越來越缺乏精神依賴。若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失去人們的關注與喜好后,勢必會對其的發展與傳承產生極大的影響。目前,朝鮮族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已出現斷層的可能性。因此,相關人員必須及時制定補救措施,令朝鮮族傳統音樂重新回歸大眾視野,獲得更多人的學習與推廣。且地方政府需認識到引發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文化傳承危機的關鍵要素,并積極改善民族教育事業萎縮問題,令其真正深度滲透到教育領域。以此,為民族民間藝術與文化的發展,開發更多的渠道與路徑。從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文化特征與形成過程來看,其屬于小眾文化,不利于扎根大眾群體中。而人類個體作為傳播知識與文化的重要載體,他們對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文化的認知與喜愛程度,最終決定了傳播與發展的效果。尤其,多元文化背景下,人們有了更多滿足精神需求的方法與手段,若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文化不能在基層大眾中獲得深度滲透,很有可能出現斷層發展的可能性。
韓流文化借助融媒體、互聯網平臺在朝鮮族地區產生極大影響力時,會導致我國朝鮮族傳統音樂的發展缺乏民族精神內核,甚至會帶偏年輕人出現崇洋媚外的不良現象。韓流文化作為主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對我國社會價值取向產生一定影響。極具民族特色的朝鮮族傳統音樂已逐漸被人們淡忘,轉而對更具有潮流性、現代性、視覺沖擊性的韓流文化所吸引。從年輕人對韓國明星的過度迷戀與追捧上就可看出,我國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的競爭力式微。因此,我國必須看到韓流文化對本土朝鮮族音樂發展產生的消極影響,且能夠采取有效措施,令更多的人對其進行重新關注與深度學習。與此同時,地方政府致力于發展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的過程中,需關注到年輕群體的文化觀,以及他們對韓國流行文化的喜愛的原因。相關人員需正式韓流文化對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發展帶來的沖擊,并能從中獲得啟示與啟發,不斷豐富音樂結構與文化體系。
關于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我國應注重修補與優化其賴以生存的空間。朝鮮族傳統音樂的發展,需依托良好、包容的發展平臺與環境,令其突破地域的限制與束縛,被更多的音樂愛好者看到與喜歡。地方政府需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通過頒發扶持政策,令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地方民間民族音樂發展當中。利用商業運作的方式,全面提高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的影響力,并深度的滲透到人們的娛樂生活中。地方政府應利用好互聯網平臺,跨平臺的推廣與宣傳朝鮮族朝鮮音樂。基于極具特色與互動性的藝術活動,吸引全國乃至世界上更多的人參與到音樂藝術的交流活動中。地方政府可鼓勵相關企業、新媒體等主辦民間藝術交流活動,采取線上報名、交流、選拔的方式,打破地域、時空的限制與束縛。同時,將線上平臺與線下地面推廣進行全面的融合,最大程度的提高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的影響力與滲透力。由此,通過不斷優化與完善朝鮮族傳統音樂賴以生存的發展環境,令其獲得健康、長遠、創新性的發展。且地方政府通過積極優化與完善營商環境,吸引區域以為的文化傳媒企業、娛樂集團等參與到朝鮮族傳統音樂發展事業中。這樣,不僅助力地方民間民族音樂文化獲得新的發展模式與方向,還可帶動地區經濟的多樣化發展。真正做好產業融合工作,將音樂文化產業有效的對接到更多的領域中。
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作為極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藝術,既要注重在商業領域實現創新發展,還應重視以合理的方式做好傳承工作。在尋求創新發展的同時,應致力于朝鮮族傳統音樂的有效傳播與傳承。因此,應真正發揮教育領域的優勢,即培養出具有文化品位、藝術鑒賞力的繼承人。教育領域應結合地方教育特色,制定有效的策略,將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即將朝鮮族傳統音樂正式歸納到音樂教學體系當中,并編制科學的、具有適應性的校本教材。將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作為專門的課程融入教學活動中,組織不同教育階段的學生進行學習。同時,朝鮮族學校應加強普通話教學,采用雙語教學的方式,系統化、長期的開展朝鮮族傳統音樂教學活動。既要確保學生學習原汁原味的朝鮮族音樂與文化,還需引導他們對其他民族的音樂、流行音樂進行全面了解。教育領域必須以此為契機,全面提高音樂教育力度,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與審美能力。且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積極性與興趣的同時,注重培養他們傳承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意識。當保證朝鮮族傳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后繼有人后,才能真正推動其獲得可持續發展,并獲得良好的傳播與傳承。在此基礎上,各校管理人員應通過組織高質量、高水準的培訓活動,以此不斷加強音樂教師對朝鮮族傳統音樂的認知與理解。教師作為傳播知識、文化與技能的載體與功能,校方領導必須注重不斷提高他們的音樂教學能力與音樂素養。以此,從根本上扶持與發展民族音樂教育事業,令朝鮮族傳統音樂成為優質的種子,在一代一代的年輕人中生根發芽。
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被廣泛的應用與滲透到各個領域,以及人們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人們以互聯網平臺為載體,可在全球范圍學習與獲取自身感興趣的知識與文化。從某種角度來說,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不僅顛覆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還對新一代年輕人的思想產生極大的影響。無論是現代流行音樂對少數民族音樂發展帶來的沖擊,還是歐美音樂、日韓音樂對朝鮮族傳統音樂帶來的影響,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當地人對地方民族民間音樂的喜愛程度。尤其,韓國音樂工業在我國文化領域、娛樂形態的重要影響,使得朝鮮族傳統音樂的跨地域性特征更加的明顯。當韓流已對我國年輕群體的思想產生較大影響時,我國必須進一步強化民眾的文化自信心。在強調朝鮮族傳統文化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必須保證其保留民族特色與原本的音樂屬性。秉承開包容思想,對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的呈現形式、藝術表達方式進行創新融合的前提是,必須體現民族精神內核。因此,我國必須注重提升民眾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尤其需對黑龍江朝鮮族的社會大眾與學生進行全面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動。以此,引導人們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建立正確認識,產生高度認可的基礎上,鼓勵他們對朝鮮族傳統音樂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可切實保證我國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的發展不過多的受到韓流及后現代主義文化的影響。
總之,新時代背景下,我國必須注重創新發展民族民間藝術與文化。關于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的發展,相關人員需對目前的發展現狀與問題建立正確的認識。從根本問題出發,有針對性、計劃性的探討與研究黑龍江朝鮮族傳統音樂的發展對策。地方政府需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為朝鮮族傳統音樂的發展提供優質的平臺與空間。且注重激發人們對本土音樂學習與傳承的積極性與熱情,將朝鮮族傳統音樂文化深度的滲透到各個領域。以特色的朝鮮族傳統音樂為載體,加強民族音樂教育力度,并將文化傳承與教育領域、商業領域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