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寧夏 銀川 750004)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視記者在采訪工作中的優勢還需要充分利用網絡,從而實現采訪方法和手段的創新,并且要熟悉新媒體的運作和應用,從而實現不同媒體之間的有效整合。
媒介融合是隨著各種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形成的一種新概念。它主要是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充分發揮各種媒體形式的優勢,實現媒體形式的創新,獲得更多的受眾。特別是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各行各業的發展進一步加快,導致人們對信息的需求進一步增強,媒體融合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媒介融合的多元化特征,可以給人們帶來更加豐富的信息服務,提高人們對信息服務的滿意度。而電視媒體作為一種傳統媒體形態,急需對原有的采訪、編輯、播出形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借助新媒體技術,積極實現媒體融合。
互聯網的普及極大地顛覆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模式。受眾成功地從信息的接受者轉變為信息傳播的參與者。記者的采訪活動要求對觀眾開放,記者必須隨時接受觀眾的反饋。為了滿足這些要求,記者必須改變工作方法。過去,電視記者主要通過現場采訪、電話采訪和電臺采訪等方式展開工作,這種采訪的形式存在著各種限制,例如現場采訪的地理位置有限,電話和電臺采訪無法觀察到受訪者的面部表情。而在當前新媒體時代,更多的采訪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的,這可以有效的彌補以往采訪類型的不足。此外,受訪者可以通過網絡提出自己的要求,如采訪的方式,想要獲得的話題等。此時,記者可以根據采訪對象的要求,對采訪工作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滿足他們的要求,促進采訪的順利進行。此外,在采訪正式開始之前,電視記者可以與受訪者進行溝通,幫助消除受訪者的顧慮。同時,如果在采訪過程中有任何新的要求或疑問,采訪者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及時解決,以確保溝通順暢。
由于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看到的一些信息上傳到網絡平臺上,信息的真實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對于普通受眾群體來說,無法有效判斷這些信息的真實性。而電視媒體在新聞信息的播出上具有很高的權威性,當人們無法判斷某些事件的真實性時,往往希望電視媒體能夠進行相應的播出。在這種情況下,對采訪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面對一些重大事件時,為了滿足觀眾的信息采集的需求,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相關的采訪工作,并反饋給觀眾真實信息,以便獲得更多的受眾的信任,平復輿論。
隨著新媒體的迅速崛起,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多樣化,電視媒體的受眾減少,權威地位受到威脅。在此背景下,電視記者需要在采訪工作中積極改進和創新,引入新媒體平臺。例如,可以使用移動智能設備對一些新聞事件進行臨時采訪,收集到的信息可以發布在各種媒體設備上。同時,為了增強發布信息的吸引力,可以將文字、圖片、視頻適當結合,提高發布內容的點擊率。
此外,電視記者還應該熟悉一些當前的大眾媒體,如微信,頭條新聞,微博,等等,并使用這些新媒體平臺,讓觀眾看的節目形式更加多樣化,以提高對觀眾的吸引力。
電視記者采訪的成功與否與采訪前的準備工作密切相關。電視記者每次采訪時都要面對不同的對象和新聞事件。如果他們事先沒有完全理解,可能會導致采訪過程中斷或不順利。因此,記者在需要采訪某人或某事之前,需要充分了解事情的相關情況,通過網絡盡可能收集有用的信息,促進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但是,如果采訪是隨機的或臨時的,記者需要在正式采訪前明確采訪的大致思路,如果時間允許,可以模擬采訪。這樣更有利于保證采訪工作的流暢性,提高采訪的整體質量。
采訪工作對記者的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采訪工作中,記者需要靈活掌握提問技巧,以便從受訪者那里得到有價值的信息而不引起抵觸。所以采訪時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采訪問題需要有很強的針對性,過于抽象、寬泛的問題可能得不到想要的信息;
第二,問題的客觀性強,不能對受訪者的問題進行引導,導致采訪信息失真;
第三,問題應該是未知的,沒有必要提出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
電視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還需要注意采訪氣氛的營造。由于大多數采訪,被采訪者和記者彼此不熟悉。當面對采訪鏡頭時,采訪者會更加緊張。此時,記者應盡量保持語言溫和,偶爾使用詼諧的話語來調整采訪氣氛,使被采訪人逐漸放松下來,促進采訪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還需要注意調整自己的語速,語速過快或過慢都可能影響采訪的效果。例如,在街上采訪時,如果說話太快,讓行人感覺時間很緊迫,很多行人可能會拒絕接受采訪。由此可見,對于記者來說,為采訪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是非常重要的。
媒介融合帶來了媒體從業人員工作方式的巨大變化,這是符合時代潮流的。相關工作者要努力適應這種變化,特別是新聞記者,要克服慣性,努力掌握各種采訪技巧,才能順利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