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第一中學,河北 承德 067200)
體育課程的教授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原本的身體素質,并且能夠幫助學生磨煉自身的精神意志,學生無論在身體方面還是精神層面都能夠在得到很好的強化。不僅如此,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能夠幫助學生從高中的緊張文化課學習環境中跳脫出來,讓學生實現身心上的充分放松。因此,高中體育教師應該對自身教授的科目給予足夠的重視,積極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為學生展現出一個精彩紛呈的體育教學環境,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意識到體育課程的重要價值,并能夠足夠重視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
俗話說“思想決定行動”,只有先在教學思路上打通了,才能落實到行動中去。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要優化教學思路,避免傳統思路下那種講解示范然后隨便練習的沉悶和低效,而采取當下比較流行的所謂分層推進思路,即首先激發學生興趣,然后循環練習,步步推進。特別是對于一些較難的運動項目更應如此,比如三級跳遠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田徑運動。要想駕馭這種運動,首要的前提即為熟練掌握動作要領,然后繼之以大量練習,并在練習過程中最終形成內在感悟。傳統的三級跳遠教學通常都是依托于沙坑進行,但這種模式較為單調乏味,且不利于動作結構及“內在完整性”的形成,因此在教學思路上應適當加以革新,采取當前較為流行的分層推進思路。概括地說,首先應將傳統的“跳房子”游戲改編為“跳呼啦圈”游戲,以增進學生興趣和積極性,其次應采取循環練習、步步推進的方式來提升鍛煉密度,從而提高目標的達成度。實踐證明,分層推進思路不但有利于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結構,同時也為后續練習奠定可靠基礎,是一種值得重視的教學思路[1]。
這里所說的課堂模式主要指新課程所倡導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概括言之,探究性的學習主要包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提升”四個基本的步驟或階段。教師引導學生切實經歷這樣的過程,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積極思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就叫探究性的學習方法。因此,在探究性的課堂中,教師要注重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提升”四個方面來逐步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學習羽毛球的發球時,教師可以首先提出核心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比如高遠球如何發、采取何種路線不容易對對手攔截等,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形成有代表性的看法。接著,教師則按照學生的看法演示技術動作,并讓學生思考和討論動作是否合理有效,包括擊球時的發力要領及路線特點等。比如通過演示發“高而短的球”“高而遠的球”“高而近的球”,指引學生認真觀察和討論,最終認識到高而遠的球在通常情況下效果最佳。當學生認識到這樣的技巧并吃透了其背后的原理,再讓學生進行演示練習,以獲得深刻體會和內在感悟。當然,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初時會存在動作不規范之處,教師應隨啟發學生自己去分析和明確原因,這也是探究學習的一種表現,而且這樣糾正起來也就會事半功倍,并使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最后教師在根據學生的表現加以點評和總結,以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得提升和進步[2]。
很多高中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之所以無法燃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高中體育教師在進行實際授課的時候并沒有將具有實際價值的理論知識同能夠切實提升學生體育能力的實踐課程進行有機地結合,只是將兩者獨立進行,導致很多學生即便進行很多的訓練還是無法得到實際能力的根本提升。久而久之,學生會漸漸失去學習體育課程的濃厚興趣,這種教學現狀將不利于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整體提升。因此,教師需要及時更改原本的教學理念,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嶄新的教學計劃,幫助每個學生都能夠真正從體育課程中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訓練方式,從而建立終身體育的先進思想理念。比如,教師在進行短跑訓練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要將所有的學生集中到教室之內,將短跑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大致的講解,當學生對于短跑具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組織學生到操場上進行實際的演練。教師先讓學生練習起跑的姿勢,并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動作上的糾正。隨后再告訴學生在聽到“預備”指令之后,在心中默數三個數之后就馬上起跑。當學生正式跑步之前,教師需要告訴學生,在起始階段需要進行短時間的沖刺,待到路程中段的時候需要將及時調整自己的氣息,讓呼吸及動作保持在同一頻率上,這樣才能夠盡可能減少身體的疲勞感,并保存一定的體力。最后,教師要要求學生將自己的全部體力集中于最后的沖刺之中,用盡自己的全力奔跑。這樣,學生在進行訓練的時候才會收獲真正的效果。教師待學生進行訓練過后需要對其進行正面的教學評價,助長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自信心。這種教學方式才能夠真正幫助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能力上的顯著提高[3]。
綜上所述,體育教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一定要將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及時的更改,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實現真正的體能訓練,幫助學生意識到體育訓練的重要性,得到身心層面的雙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