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贊賢小學,江西 贛州 341400)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各種新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思想開始被引入課堂教學中,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其中“學生本位”這種教學思路受到了廣大老師的關注和歡迎,對其運用的過程中,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能在課堂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及綜合素質的提升意義重大。雖然“學生本位”教學模式已在教學中得到普遍應用,但由于老師思想轉變的不夠徹底,以及運用經驗不是很充分,使教學中仍暴露出了較多問題,并沒有將之真實作用發揮出來,這將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育者,必須要加強對“學生本位”內涵、應用價值及策略的全面研究,真正推動小學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學生本位”其實就是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學生本位不能僅體現在某一個教學環節,而是要讓每一個教學環節都真正體現出來,如設定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選用、教學評價等多個環節,都要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老師處于引導、監督地位,讓學生主動發揮自己的作用,并讓學生的潛能被挖掘出來,促使學生不斷提升自我。
“學生本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第一,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本位”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學生成為了課堂學習的主人,老師成為了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等,老師會根據實際教學目標向學生設定合理的學習任務,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學、合作學、探究學的機會,讓學生們通過個人或小組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在此期間,老師要尤為關注班級中后進生的學習動態,給予他們及時的啟發和引導,確保他們也可以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由此可見,“學生本位”教學模式的運用過程中,學生處于主動學習狀態,同時老師處于主導地位,能促使課堂朝著正確方向發展。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其個性發展。“學生本位”體現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教學原則,老師在教學中會設計與學生需求相符的教學任務,學生在參與其中時,其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會得到大幅度發展,這將能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奠基。
“學生本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學生會成為學習的主人,其自主學習的機會會不斷增多,不僅能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還能夠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老師在課前教學時,必須要對教學活動精心設計,以便于課中按照計劃有序推進,保障其培養的效果。比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內容時,老師可以先對圖形特點簡單講解,讓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之后讓學生進入自主學習中,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數學意義進行感知。在此基礎上,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課下任務,讓學生去生活中觀察各種長方形和正方形,并將觀察到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進行繪畫,既能夠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進行培養,又能夠讓學生發自內心感受數學知識的美、價值,從中獲得快樂感。在此次教學中,學生們始終處于自主學習狀態,不僅學習熱情高漲,而且自主學習能力及課堂教學效率有了明顯提升。
探究學習模式正契合“學生本位”教學理念,老師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及學生的特點,設計創新的探究學習活動,讓學生對課本中的理論知識驗證,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效果。比如在教學《長度單位》時,設定學習任務:在對課本中長度單位相關理論知識及測量方法有一定了解后,利用自己能想到的工具對教室中的凳子的高度、黑板的長度等進行測量,并選用合適的長度單位表示。在此任務的引導下,將學習和完成任務進行了結合,能極大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在探究知識、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老師不要對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進行干預,只要學生能對此部分內容透徹學習,對其價值充分感知即可,這將能為學生的學以致用奠基。
“學生本位”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其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正契合此要求。老師在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要堅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基本原則,并要求各小組選擇出一個組長,組長做好科學的分工,這將能保障合作學習的效果。比如針對應用題教學中,由于好多題目都有多種解法,老師就可以采取合作學習的模式,以這樣的方式拓展學生的思維,真正讓學生合作學習中獲得發展。
綜上所述,“學生本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意義重大,老師要從自學、探究學習、合作學習教學活動出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綜合能力及素養,讓學生獲得越來越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