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鐵東區湖南小學,遼寧 鞍山 114000)
美術教育作為學校教育整體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目的顯然不是要把每一個學生培養成一個畫家,而是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美術教學的特殊性決定了美術教學不僅要注重教學效果,更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培養和鍛煉,還要注重對學生良好人格、美感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美術課不再像以前那樣,老師在黑板上畫畫,學生在下面畫畫。在學習過程中,更要注重學生的鍛煉和收獲,讓所有學生都能動動手腳、動動嘴巴,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多媒體教學是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重要成果。與傳統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具有很大的優勢。一是減輕教師在黑板上寫字的壓力,豐富課堂資源,提高課堂效率。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創造情境,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目前美術教學中最大的問題是課堂學習氣氛不夠濃厚,師生之間的交流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美術教學課程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美術教材只是一幅靜止的畫面,美術黑板教學費時費力,尤其是費時費力,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有著非常靈活的教學方法。我們可以根據教學需要找到相應的教學案例。在具體的繪畫指導中也有現成的繪畫教學步驟,可以清晰地展示每一幅畫的創作過程。老師只需要引導和讓學生模仿。一方面,這種教學方法節省了教師的課堂時間,使教師有更多的精力引導學生,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在有趣的視頻、音頻和彩色動畫的吸引下,學生們不由自主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對促進師生互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為美術是一門輔修課,通常一周只上一兩次課。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講解美術理論知識。首先,教師要明確“基礎是一切學習的前提”,俗話說:“基礎不穩,地會動搖。”這充分說明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在美術課上,所謂基礎知識,就是學習不同時期不同美術家的人物、歷史、事件、時期、不同代表作品、美術風格甚至社會背景的基本知識。
學生一旦形成了美術的基本知識,就會在基礎知識的指導下,進一步發展和形成美術的初步知識。因此,教師首先要把理論知識帶進課堂。當然,在正式上課之前,所有小學美術教科書都有章節來講解專業的理論知識。通過一幅畫,這幅畫是一位世界著名大師的代表作。它反映了這幅畫所表達的意義,進而擴展了大師的生平事跡和他所處時代的社會氛圍和背景,讓學生逐漸進入美術課堂。當然,上課時間是有限的,所以老師也要抓緊上課時間,盡可能多地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盡量解決課堂上的所有問題,因為學生課后還需要解決其他與美術無關的課程。
從美術學科的特殊性來看,我理解美術學科是一門社會學科,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也發現生活的美無處不在。因此,我們應該探索生活中的美術教學方法,同時為學生的美術學習活動開辟空間,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美。
例如,當我解釋“添畫”時,我選擇了我們校園的操場、走廊、教室或景觀圖片來展示景觀圖片。在向學生們展示圖片的過程中,教室里的氣氛突然活躍起來,孩子們也突然有了一種熟悉的感覺。當學生們被要求添加圖片時,孩子們對他們正常的學校生活感到非常自豪,并告訴我花園里發生了什么事。這時,我根據學生們描述的人物形象,將學生們所提到的人物和事物展示、剪切、粘貼在校園山水畫上。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處理得很輕松。但我沒有把教材的主題作為這節美術課的教學內容。我選擇了主題和形式來表達主題。因此,教師可以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載體,以一定的美術知識為背景,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美術教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傳統的美術教學活動以灌輸為主,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目前,美術教育工作者通常采用課堂評價或學校評價來評價學生的美術作品。雖然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一些評價水平較高的學生,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誤導廣大學生,造成對創造性思維的模仿,無法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從客觀的角度看,小學美術作品沒有層次性。單一的評價方法對學生的創新思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課堂教學也應注重評價的美術性,注重多元評價。通過師生評價、學生評價和自我評價,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體驗創作的成功,激發學生對美術創作的熱情和信心。
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也是培養和引導學生探索創新思維能力的過程。這也是教師向學生展示美術“美”的時候。其實每個人都有創新的想法和創新的思維,關鍵是如何有效地開發和利用這些思想。如何將虛擬意識、虛擬思維轉化為生動的課堂教學,是每一位小學美術教師都需要關注的問題。除了在課堂上進行科普教學、文化故事和有趣的互動之外,還應利用課堂氣氛來營造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同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走出思維的局限,提高創新能力,提高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