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財貿學院,遼寧 興城 125100)
在信息時代,信息交錯且紛雜,隨著人們對教育質量的要求逐漸提高,社會對教育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教育的方式如果不順應時代的變革發生變化,就難以發揮教育的最大功效。隨著時間的發展,社會對學生教育教學的要求日益提高,對學生的教育培養如果沒有正確的認識,就難以幫助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難以培養出真正的具有獨立意義的時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實際的大學思政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黨建為核心,構建素質教育的新模式,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使學生在未來可以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黨建是對黨組織的發展管理和對政治作風的建設。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黨員具有一定的模范帶頭作用,以學生黨建為核心的大學思政教育+素質教育新模式的構建,有利于在學生中形成敢于進取的氛圍,為同學們提供一個思想指導和交流平臺,形成創先爭優的文化,給予學生積極大膽嘗試的勇氣,培養學生的集體協作意識和榮譽感,有助于學生調整心態,增強學生的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和家國情懷,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其正確的責任感、正義感和使命感,幫助其提高就業技能,成就美好未來[1]。
以學生黨建為核心的大學思政教育+素質教育新模式的構建,學校相關管理人員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做好學校的管理體系,抓實組織工作,加強教育的領導組織工作,要明確在新時期思政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努力方向,完善學校新模式構建的管理制度,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部署落實新教育模式構建的有關措施。在領導小組下面要設立相關的學生黨建管理工作小組,由專門的管理人員統一協調負責,落實有關于學生黨建和思政教育方面的相關工作,確保思政和素質教育工作準確有效的執行,形成全面的、嚴格的教育管理網絡,確保學生黨建工作的有效運轉[2]。
“育人”是教育的生命,“立德”是教育的靈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與時俱進,要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多樣化的學生黨建工作,以促進學生思想的提升。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相關負責人應該樹立起新型的、與時俱進的教育觀念,重視信息技術在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開拓教育途徑,通過智慧樹、釘釘、騰訊會議等網絡教學平臺進行線上黨建工作,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的滲透和教學,用智慧、情懷打造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另外,學校還可以建立完善自己獨有的黨建工作管理平臺,發揮互聯網平臺天生的便利性和優越性,避免黨建工作的繁瑣,緩解黨建工作的管理壓力,讓學校的黨建工作變得更加高效[3]。
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使黨建真正融入學校,貼近學生[3]。
教育是基礎,實踐是關鍵。學生是大學最寶貴的財富,思政教育和素質教育新模式的構建不能僅僅局限在大學校園里,更在社會上那更加廣闊的天地間。學校可以圍繞“活動育人”為主題,以活動為契機,將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教育與學生黨建活動相滲透,通過實踐和體驗,使教育教學更富趣味、更互動。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學校和教師要重視實踐的作用,充分使用學校相關資源,開展多樣化的學生黨建活動,通過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的學生黨建活動,開展體驗教育。例如:學校可以積極進行社會實踐周活動、黨日活動、志愿者服務等活動,讓黨員在活動中受到洗禮,思想得到凈化和升華,讓學生在活動中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砥礪意志、磨練品格,推動學校整個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4]。
立德樹人固根本,改革開放再出發。歷史無法選擇,但是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教育是關乎我國命運的大事,學校應該堅持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改革和質量的提升,以學生黨建為核心,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穩步進行,壓實責任,強化領導,與時俱進,加強宣傳,開展體驗教育,打造思政教育“主力軍”,筑牢思政教育“主陣地”,為思政教育提供平臺,讓青春光華競相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