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徐水區(qū)崔莊鎮(zhèn)王鐵莊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550)
作為一個教育者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是我們每個人都值得反思的問題,從我們這一代收到的影響就是要好好學習,將來做個什么家之類的話,那么做個什么家之類的話的背后的聲音是什么?一般的家長都會說工作容易啊、賺錢多啊、受人尊敬啊等等,反觀這背后的聲音其實是家長的虛榮在引導著孩子的成長,所以作為我們60、70 后的家長又加劇了這種虛榮心的繁衍和盛行。表面看是社會影響了他們,那么社會是什么?社會是每個人的組成,每個家庭的組成,每個單位的組成的集合體,所以不得不說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影響的一份子,那么作為我們教育者作為社會影響的一份子的分量更顯得尤其重要了。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改變這一現(xiàn)象呢?還是要回歸到教育上來,不管是作為成人教育還是孩子的教育,只要我們能及時清醒自己的問題,什么時候的教育都是來得及的。
我作為一個教育者、一個母親以及一個社會人,逐漸清晰了自己,也逐漸清晰了做教育的意義。
發(fā)展教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融合發(fā)展的教育理念,教育的內容要通過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深度融合,實現(xiàn)教育與國家整體發(fā)展布局的協(xié)同發(fā)展;二是共建共享的理念,在教育的發(fā)展主體上,通過政府、社會的廣泛參與,舉全國之力發(fā)展教育。
融合發(fā)展指向教育開放辦學,而不是封閉辦學;是構建學校、社會、家庭大教育格局,形成教育合力,而不是學校教育單打獨斗;是學校培養(yǎng)與產業(yè)鏈接,而不是脫離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打通教育與科技、產業(yè),進而與經(jīng)濟社會的融通,在深度融合中發(fā)展教育。大教育的格局還體現(xiàn)在強調要引導家長樹立正確教育觀念,掌握科學教育方法。這是《2035》中突出強調的一個方面。家長是人民滿意的教育中特殊的代表性群體。“從現(xiàn)實情況看,基礎教育領域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如學生課外負擔過重、勞動實踐開展不夠等,都與家長的教育觀念密不可分,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共建共享,把教育作為關乎全民利益的公益事業(yè),達到三個“共同”:全社會共同參與建設、共同參與治理、共同分享成果的教育發(fā)展新格局。“共建共享”是社會主義的制度優(yōu)勢,也是教育現(xiàn)代化成果造福人民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教育的氛圍和制度,這也是我國教育一直以來的有效實踐。進入新時代,把共建共享上升到教育治理并作為教育現(xiàn)代化方面之一的高度。在《2035》第十項戰(zhàn)略任務“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中有更全面的論述,包括通過完善社會參與教育決策機制、建立社會參與學校管理機制來推動社會參與教育治理常態(tài)化。
教育還必須要尊重生命,做好感恩教育,實現(xiàn)自我價值教育,其一個人的發(fā)展沒有平坦大道,平坦大道上也不會成就有理想抱負、有擔當?shù)膭?chuàng)造者,在這一路的人生路上我們還要經(jīng)歷很多,沒有一定的心理承擔者是不能好好面對和扭轉坎坷人生的,所以我們的教育要有積極教育,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教育,還要有臨危的挫折教育。
當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的時候,無需要為生命奮斗不止的時候,沒有溫飽矛盾擔憂的時候,我們會去追求另外的一種境界,那就是高雅的靈魂,靈魂的教育可以分為美育和德育。美育的目標是造就豐富的靈魂,德育的目標是造就高貴的靈魂。從我個人的教育角度看,美育應該是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審美情操,不管是學習琴棋書畫,還是樂舞彈唱,品飲茶酒,吟詩誦讀,都應該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從審美的角度升華自己對陶冶情操的事物的進化。德育應該是教育者和家庭和社會共同的培養(yǎng)目標,沒有哪個教育者能單獨教育好一個人的德性,也沒有哪個單獨的家庭能管理好孩子的德性,即使是教育者和家庭都做好了孩子的德性培養(yǎng),那么社會的缺失影響同樣會抹殺一個人的德性。所以三者缺一不可。只有把一個人的道德教育好,才能賦予他高貴的尊嚴,高貴的尊嚴是體現(xiàn)在行為中的,如果一個人為了滿足物欲而百無禁忌,不擇手段,只能說明他的靈魂已被啃食,剩下的唯有活著的軀體。
綜上所述,教育不應該只限于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yǎng),規(guī)則的限制。教育的目標更應該培養(yǎng)健康和善良的生命,生命價值的追求、高雅的靈魂。如果一個人擁有了這些才是達到了教育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