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黃崗初中中學,江西 上饒 334000)
引言:作為一門具有邏輯性強、抽象性強的基礎學科,物理在整個學科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物理學科的特點,并通過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物理學科素養,培養并持續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日后學習發展夯實基礎。而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致,加強學生思考分析,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目的。因此,對多媒體技術下初中物理教育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進行深入分析具有現實意義。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分析新時代教育特點和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控制好多媒體技術的配比,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渲染氛圍的作用,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致,為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奠定基礎[1]。
例如,教師在講《光的反射》前,要先制定教學目標:了解光的反射規律、了解入射角、反射角、法線的含義。隨后,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制作多媒體趣味動畫視頻。在課堂教學開始階段,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趣味動畫,渲染良好的教學氛圍,一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思考,提高學生學習興致。在視頻播放完畢后,詢問學生:“為什么會發生這種現象?這種現象有什么規律?”這時,學生就會進入深度思考和探究。
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渲染了良好的教學氛圍,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致,促使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學生思考,從而達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
問題的設置可以起到加強學生思考分析、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2],通過多媒體技術導入物理問題,在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強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動能與勢能》時,可以為學生播放被壓彎的跳板、水平公路上行駛汽車等內容的視頻,并導入物理問題:“視頻中播放的物體怎樣進行分類?分類的依據是什么?”隨后,就會有學生說出:“彈性變形、運動”這兩個詞。接下來,教師可以針對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內容進行歸納,并讓學生進行鞏固學習,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加強學生思維的邏輯性[3]。在課堂教學結束前,教師可以再次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有關《機械能及其轉化》的知識預熱視頻,并根據視頻內容為學生設置相應問題,以此加深學生思考,進一步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導入物理問題,不僅可以夯實學生基礎知識,而且還可以延伸學生思考,從而培養和持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問題相結合,能夠起到加深學生思考,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對物理教材內容進行整合,提煉出可以與實際生活問題相結合的內容,為學生邏輯思維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4]。
例如,教師在講《磁現象磁場》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與指南針、磁鐵等相關的視頻資料,讓學生簡單了解磁現象。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動手實驗,將兩塊磁鐵放在一起,并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磁鐵相吸引和相排斥的物理現象,此現象有什么規律?通過實驗分析,有的學生總結: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課堂教學結束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實踐問題:“為什么會有極光現象?”以此加深學生思考,在鞏固學生已學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
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聯系實際生活問題,提高了學生思考能力和運用已學知識解答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5],為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持續提升起到積極作用。
結語:綜上所述,物理學科是一門邏輯性強、抽象性強、理論性強的學科,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渲染良好的教學氛圍,并導入物理問題,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致,加深學生思考。同時,教師要加強實際生活問題元素與多媒體技術的有機融合,在鞏固學生已學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和持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為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