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圖縣第三中學,吉林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133600)
微課教學就是指教師借助科學技術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記錄并展示出來,便于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查漏補缺,從而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而這種教學模式恰好能夠滿足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需要,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的使用,不僅能夠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化,而且還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是不夠深刻的,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教學方式在課堂中的應用來提高學生對于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而在初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雖然學生的理解能力比在小學階段地提高了不少,但是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需要通過微課教學在課堂中的有效應用來強化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這一章節(jié)內(nèi)容時,教師在為學生進行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內(nèi)容的講解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先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進行知識內(nèi)容的討論,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將微課教學與初中物理課堂進行有效的結合來強化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在初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因為學生的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微課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有效應用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趣味,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來,并且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對于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變得更加的深刻,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結合微課教學來進行知識內(nèi)容的講解,這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趣味。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物體的沉浮條件及應用”這一章節(jié)內(nèi)容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內(nèi)容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在課下的學習過程中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來進行知識內(nèi)容的有效預習,這樣才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對于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并且讓學生可以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可以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較高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微課教學在課堂中的有效應用來提高課堂的趣味性,這樣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中對于知識內(nèi)容的參與。
由于初中生知識基礎薄弱、理解認知能力有限,即使有教師錄制的視頻做指導,在運用微課的過程中,學生仍會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問題。因此,盡管微課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線下教學壓力,但教師也不能對教學產(chǎn)生怠惰情緒,還應多關注學生的自學效果,在課堂之上對學生疏漏的、學得有欠缺的地方進行點撥。例如,在學習“透鏡及其應用”時,很多學生自學時會想當然地認為相機、幻燈機都含有凸透鏡,所以二者成像原理相同,而忽略掉前者是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而后者卻是成倒立放大的實像。不難看出,微課為自學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學習質量還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多把關,唯有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才會越來越好。
結束語:微課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單一性和限制性,具有較強的先進性和靈活性,更加符合現(xiàn)代教育的實際發(fā)展要求。將微課應用于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僅有助于增強教學效果,而且還能促進學生自主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