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第二中學,江西 贛州 342200)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教育事業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其中初中教育做出的貢獻極其偉大。生物教學作為初中教育發展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從這門學科自身的特點來看,不但神奇而且有趣味。根據中學生的性格特點來講,很多學生應該會喜歡上這門學科,他們會愿意上這門課程。但實際的教學中卻遠不如想象的好,很多學生不愿意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尤其是一些差生,更不愿意上這門學科。為此,課堂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如何讓學生主動并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呢?這是每位教師都想過的問題,同樣對于初中生物教師來講也不例外。其實,讓他們參與到學習中來說難不難,說不難也難,只要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有創意、新鮮,就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的學習興趣就會受到激發,一旦興趣被激發便會參與到教學中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這句話的含義有多么深刻,意思是說教學中只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只要起到點撥、指引作用就可以了。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興趣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學生自己有興趣,另一個是靠教師培養興趣。回過頭來,我也做了深思,以往的教學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了控制,同時導致學生生物課堂上的很多表現不理想、不滿意。對此,文章分析了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阻礙并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因,同時也提出了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實施興趣教學的策略,并分別對其進行了以下論述和分析:
一方面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式很落后,針對初中生物這門學科來說,課堂上實驗教學比較多。按照學科特點和中學生的性格特點,應該會喜歡上生物實驗課程,但是就因為教師的教學方式落后,導致很多學生在課堂上不感興趣。教師反復地對一個問題說好幾遍,生怕學生不明白,學生在下面一聽到老師說是重點內容就記筆記,甚至不停地記著。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在這樣不停地記著筆記,他們覺得老師講的跟自己沒關系,所以課堂學習效率不高。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用一支粉筆和一張嘴就完成了教學計劃和教學任務,忽視了學生的存在,完全未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進而導致很多學生課堂表現不令老師滿意。結果,一堂課下來,老師累得夠嗆、渾身疲倦,學生也沒學到什么。主要是因為很多教師教學經驗不豐富,他們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具備的只是專業的知識,缺少教學經驗。另外,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對自己的教學沒有進行認真反思,試問每位教師,一堂課下來之后,學生學到了什么,有哪些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師哪里做得不對,哪里做得好繼續保持,不好的地方下堂課給學生授課的時候就應該改正。這些大家都想過嗎?總之,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也是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受到阻礙和控制的因素之一。
很多學生缺少自信心,學習意志力不夠堅定,一遇到難題就會放棄,進而降低自信心。另外,由于受到家庭因素影響,很多學生學習成績差,而成績越差就越不愿意學習,久而久之,失去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引言是每一節課的教學開端。引言若能做到“課伊始,趣亦生”,就能使學生在學習新課的開始就產生熱烈的情趣,并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因此,教師應重視引言的教學設計。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感興趣的事物首先表現為集中注意力。人的注意力是有選擇性的。教師講課時如果講的內容不生動活潑,就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分散,學生對所學內容就不能深刻理解和牢固記憶,更談不上對知識的創新學習。一般地說,有形的具體的事物比無形的抽象的事物更能吸引注意力;動態、新奇的事物比靜止的常見的事物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有形的材料要比無形抽象的語言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多媒體就能充分發揮聲、電、光、影、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把抽象、復雜的生物學知識轉變成生動、活潑的圖像、動畫,讓學生的聽覺、視覺同時得到刺激,增強學生的興趣,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課堂中恰當的藝術語言可以使生物課堂更加有活力,引起學生的興趣。如這樣描述:一粒弱小的種子能頑強破土而出,捕獲陽光之能量,汲空氣之精華、吸土壤之營養而吐綠、生芽,開花結實,從而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面對生命不畏艱難,在惡劣的環境下頑強地生長、發育、開花結實的生命活力,面對生命的適應性和堅韌性,生物教師和學習生物學的學生會引發一種怎樣的情愫,人們感嘆生命活力的同時,就已經思考并渴望探究:究竟是什么讓生命具有生機呢?生命的本質是什么?這樣讓學生享受到生物世界美的同時,引發了對生物學的思考。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以激發學生興趣為教學目的,只要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激發,課堂教學效率就會有所提升,教學質量也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