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
(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清塘鋪鎮回春完小,湖南 益陽 413500)
科學是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最常見的學科,也是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的學科,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以及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所以,小學科學課程對于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學科。小學科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的具體情況,為學生提出針對性的方案,來真正幫助學生,讓學生在小學科學實踐教學中得到動手能力的鍛煉與培養。
對于任何一門學科而言,興趣都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而言,一門有趣的學科往往會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科知識的學習當中來。創設一個趣味的教學情境,則可以很好地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趣味橫生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并且,小學科學是一門融入物理、化學、自然等基礎知識的學科,是學生接觸生活應用本質的學科,也就是學生貼近現實生活的學科,自然學生對于小學科學的知識的興趣是很容易被調動的。所以,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堂多講授的知識與生活所貼近的特點,設計安排創設學生情境教學。
例如,在講解“水的液化、汽化、”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在為學生組織一個水的轉變扮演過程。將學生分為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分別為液態水、固態水、氣態水三種狀態的水。在教師為學生講解完水的三種狀態的轉化過程后,讓各個部分的學生自由選擇與其他組的學生進行組合,并要說明由自己所扮演的水的狀態到自己選擇的同學所扮演的狀態經過怎樣的變化過程。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中,就可以鞏固教師所講解的知識,“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為液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氣態的過程為升華,物質從氣態變為固態的過程為凝華?!边@類的知識在學生的組合中不斷重復,學生也就會加深自己關于這部分知識的記憶。再則,教師可以讓可以親自感受水的轉化過程,讓同學們對著自己的眼睛哈氣,觀察眼睛上的霧氣,讓學生說明這樣的現象說明水的哪種轉化過程。學生通過這樣的情景教學,不僅能夠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對于這種教學方式也更加喜歡,進而對于小學科學這門學科也會更加喜歡。
課堂的實驗很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考驗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通過課堂實驗,不僅能夠明確科學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能通過實驗驗證理論知識。同時,實踐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強。所以,在小學科學的實際教學中,聯系課堂知識,適當增加學生參與實驗的機會,讓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真正親身感受科學的魅力。
例如,在講解“光的折射”的知識時,就可以在為學生講解完基本的概念以及知識時,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光的折射的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進一步感受知識的真實與魅力。具體實驗過程,可以讓學生觀察一只玻璃棒在玻璃杯中的長度是否比這只玻璃棒實際的長度短,進而總結出光的折射的原理。還例如,“光沿直線傳播”的知識,也可以讓學生增加實驗機會,讓學生感受“小孔成像”的具體實驗過程,進而讓學生真正體會光沿直線傳播的知識。同樣的,“光的反射”“凸透鏡成像原理”等知識,教師都可以為學生安排相關的實驗。但對于一些實驗步驟對于小學生而言較為繁瑣,實驗過程的危險性較強的實驗,教師就要進行謹慎安排,不用強求為學生安排實驗。
在小學生的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就是學校與家庭。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平常生活中,觀察感受科學課程中的知識,并進行記錄,提高學生對于日常生活的事物敏感度以及對知識的探求欲。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于自己日常所看見的不理解的現象進行記錄,然后在課上,教師與同學之間進行互相討論。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也能提高學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動手能力。而且,學生對于自己所提出的疑問的求知欲會更加明顯,學生想要知道答案的心情也會更加急迫,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也會有所提高。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一些相應的規則來帶動學生主動參與觀察生活的活動。教師可以明確規則每節課的課前十分鐘來專門進行探討學生所記錄的知識,由所有同學以此輪流來提出的所記錄的疑問。一節課展示一位同學的疑問,并由同學們與教師共同探討完成。當然,同學們如果對自己所記錄的疑問真的十分感興趣,也可以在課后自己先進行討論或者是在課后尋求老師進行解答。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求知欲,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對于周圍事物的觀察度以及學生的動手探究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其實是為了保證學生在學習科學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對于科學探尋的動力,讓學生在真正實踐的基礎上真正理解科學知識的奧秘。所以,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僅是對教師的要求,更是對學生自身的要求。學生不僅要積極配合教師進行學習,在教師要求實驗主動參與實驗,在教師要求觀察生活細節時積極觀察,更要學會在參與、觀察的過程中感受實際動手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