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后壩中學,貴州 遵義 563100)
創新成為了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創新思維也在教育教學中受到了教師的關注。學生通過思維想象對所學習內容進行重點加工。物理學習之中學生的創造潛能也會得到激發,自身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也會進一步得到提高。所以,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十分關鍵的,教師緊緊立足課堂教學,能夠發揮自身的發散思維,展現出良好的聯想能力,最終為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現階段,教師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了一定的不足,這是阻礙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重要內容。第一,教師忽視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僅僅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基礎,并沒有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關注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這讓學生對創新思維的養成也形成了錯誤的觀念。第二,教師開展創新性思維培養的過程中,所運用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并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為學生開展的學習模式也不夠新穎,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的思維不夠活躍,難以對初中物理知識進行準確認知和理解。所以,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影響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和培養,這是需要教師重點關注和解決的。
學生只有對初中物理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擁有學習動機,形成創造性思維。所以,教師開展物理教學的時候,應該對學生的實驗學習興趣進行培養,隨之關注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要轉變自身的學習地位,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教師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通過實驗情景教學方法讓學生切身的體會到物理變化和運動規律的重點內容。這樣,學生產生相應的好奇心,也會發揮自身的創造性思維,以此提高學習效果。比如,教師在進行“凹透鏡與凸透鏡”教學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對凹透鏡的發散作用和凸透鏡的聚會作用有所掌握,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相應的物理實驗。教師為學生準備凸透鏡和溫度計,并把陽光匯聚成一點,折射在溫度計玻璃泡上,讓學生觀察溫度計上的溫度變化[1]。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借助物理實驗現象能夠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重點觀察,學生處于針對性和生動的物理實驗情景中,會更加深入的掌握物理知識。
初中教學階段,學生面對物理知識學習要進行相應的理解。很多物理事物的變化、規律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是存在聯系的。這也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養成。但是,在物理教學難度逐漸加大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果逐漸降低,這主要是教師對學生的教學缺少合理的引導,設計問題的過程中并沒有從學生好奇心出發,教學環境不夠新穎。教師應該在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過程中,轉變傳統實驗教學形式,讓學生發揮課堂主體作用[2]。在此,對實驗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開展“浮力和生活相關”的物理實驗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創建關于“浮力”實驗內容。教師也要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另外,教師提升自身的素養,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良好和輕松的學習氛圍下減輕學習壓力。教師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對學生的好奇心和創新思維進行深刻的研究。這樣,所制定的實驗教學方式才會具有針對性,讓學生能夠進行個性化的物理知識思考。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之中,教師不能給予學生太大的壓力。比如,讓學生面臨巨大的考試壓力,這對于學生的物理知識掌握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學生可以在自身的長時間學習積累下,形成較強的問題分析能力。這樣,教師要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進行積極鼓勵,保證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物質本質的探究,學生探索實驗的過程中,勇敢地面對失敗。這就需要教師的鼓勵和支持,讓學生在養成較強的探索實驗能力,之后更好地實行發散性思維[3]。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自主完成小實驗、小發明和動手操作的內容,讓學生自主進行知識探究,在集中訓練發散性思維中,形成自己的個性化特點。
結論: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進行重點培養,這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學生應該跟隨教師的教學引導,形成自己的物理知識認知。同時,教師能夠借助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參與到物理實驗中。學生在動手操作認真思考的情況下,形成活躍的思維,通過教師的努力保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