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慶
(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大崗鎮初級中學,江西 撫州 344111)
初中數學的學習主要是利用學到的數學基礎理論去解決一些數學問題的過程,解題的技巧是初中數學學習中最常用到的,但是現在初中數學解題技巧教授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許多的教學者的教學方式還需要不斷改進,讓解題技巧更加系統化,學生的成績能夠得到實質性的提升和進步。
有的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的并不牢固,只是一味單純追求解題的技巧,實際上,這種效果并不明顯,如果一道數學題的基本的原理都沒有弄明白,即使知道解題技巧,也不能夠靈活變通,對于解題技巧實際上是一知半解的,效果不顯著,所以學生要從基本功開始抓起,積少成多,逐步找到解題的感覺。
還有一部分學生是自己所訓練的題型和題量都非常少,并沒有找到數學做題的感覺是什么,導致在數學解題上面出現不同程度和類型的錯誤,所以沒有好的數學解題技巧,學生的數學解題速度會降低,效率也會大打折扣,還很有可能出現一些不必要的計算性的失誤。很多的數學題型其實并不是只有一種唯一的解題方法,如果學生沒有豐富的解題經驗,就不要盲目地套用解題技巧,浪費自己的解題時間。只有在經過大量的習題訓練之后,吸取不同的經驗,才能夠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解答出數學問題,提高自己的正確率。
第一方面,也是最為重要的是,正確審題是關鍵。審題是要求學生在分析、綜合題目的信息過程當中,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和相應的解題的方法,在審題的整個過程當中,包含著明確自己要找的解題條件和目標。首先是條件的分析,找出題目當中的已知條件,再者就是發現題目當中蘊含的信息背后的含義,最后就是要分析出解題的目標,明確自己要求什么,將復雜的題目轉變成簡單的信息條件,把不能夠掌握的內容轉變為自己能夠掌握的。在處理完題目的基本信息之后,就需要分析條件和目標之間的關系,找到條件到目標之間缺少了什么,找到其中的內在聯系,順利找到解題的最終目標是什么。最后是確定解題的整體思路,一個題目的條件和目標之間是存在著必要的聯系,利用哪些條件,哪些條件是無用的,整個解題的過程其實就是分析題目當中的信息之間的聯系與哪一個數學原理相適合,找到一種或者是多種的解題的方法思路。
第二方面就是正確地對題目進行歸納。在學生讀完數學題目之后,首先需要對題目進行歸類,了解這個屬于什么題型,這樣才能夠根據不同的類型把實際問題轉化為背后的數學原理和模型。在初中階段,學生會遇到的數學題型一般包括幾何問題、數形問題等等,在對題目進行分類之后,就可以根據題型進行有目的的尋找需要的條件,例如說,學生在遇到一些關于路程計算的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在題目當中找出題目當中的路程、速度和時間等等量之間的關系,或者是營銷之類的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專門去找數量、單價和總價等等因素,這樣學生解題的時候時間就能夠最大限度地縮短,同時還能夠增加解題地正確率和效率。
首先是能夠幫助學生厘清數學的題型和解題思路,很多學生在面對長段的數學題目的時候,甚至沒有耐心讀完題目,而掌握解題技巧之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已知的數學題型去題目當中找需要的解題條件,這樣就不至于面對題目完全不知所措,順著數學量去找,逐步地就能夠找到解題的感覺,即使不能夠得到滿分,但是也能夠最大限度得到自己能夠得到的分數。
其次是解題思路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數學素養和能力。解題思路就是能夠將學生混亂的思維系統化、清晰化,那么學生在面對數學題目的時候,腦海中就會有一個系統的解題過程,閱卷的教師也能夠一目了然地知道學生的答題思路,那么數學成績就會很自然地提升上去。在這個不斷系統化地練習過程當中,學生自身的數學學習素養也會得到明顯的提升,當學生以后再遇到類似的數學題型的時候,能夠憑借自己的數學答題感覺將題目解答出來,這就是數學解題技巧訓練的最終目的,實現學生數學學習的獨立性和數學能力的提升。
初中數學涉及到的知識點和題目類型都是非常廣泛的,掌握解題技巧是一種比較快速且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的方法,但是基本的要求是讓學生對于數學的基本概念進行透徹的理解,然后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充分實現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此同時,在解題的過程當中,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提高自己的數學學習運用能力,實現綜合性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