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永萍
(廣西省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幼兒園,廣西 來賓 545799)
幼兒在成長階段所處的環境對其身心有著重要的影響,需要教師將豐富與新穎的內容融入進來,使之在巧妙的設中形成健全的品格。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教師都感到棘手,逐漸使環境創設成為了其工作上的壓力,不利于幼兒教育的開展。教師在布置環境時,僅僅運用了鮮艷的顏色或圖片等,忽略了教育內涵的融入,應及時反思,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適當改進,從藝術、功能等多方面考慮,創設出富有文化特色環境,使幼兒健康成長。
目前,幼師在環境創設方面的觀念不足,受到陳舊思路的影響,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布置,但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信息時代下,幼師應及時轉變自身的理念,通過網絡查詢多樣化的版面設計形式等,結合園內的實際情況,探索出與幼兒教育相符的新思路并付諸于行動。教室可以借鑒網絡上的優秀作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優化與改進,做好版面的設計,使原來呆板環境變得立體與鮮活。例如:將班牌、安全教育提示牌、食譜等多方面的內容設計到環境中,配以鮮艷、形象的圖片等,對每一個環節都做到精心布置,使幼兒感受到溫馨與活力,心情愉悅。教師在創設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幼兒的喜愛與特點為方向,做到換位思考,才能使之更好的參與進來,提升教育的效果。
幼兒對新鮮事件的好奇心較強,如果是一成不變的環境內容,會使之逐漸產生審美疲勞,燃盡了熱情,出現抵觸等行為,不利于其心理成長。環境的效果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弱,教師應認識到這個問題,與生活內容結合,做到適時更新,使幼兒在變化中充滿熱情。這就需要教師創設相關的主題墻,做到標題醒目,合理規劃布局,使操作簡便,同時邀請幼兒參與其在,使之真切的感受到濃郁的文化氣氛。更新主題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幼兒自由表現,將其思路通過制作完整的凸顯出來,使之想象空間打開,在放松的環境下提升動手能力。教師在幼兒完成作品后,將其全部展示在主題墻內,切記不要只選用個別作品,避免參與度的下降。家長在園內了解幼兒情況時,看到了其作品,使之更好地與教育配合,做到家園共育,也體現出了環境創設的效果。例如,在三月份,主題內容可以與植樹節有關的,教師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以綠色生活為內容,進行一些樹、花、草等手工制作,通過繪畫,折紙等方式使之參與其中。教師還應組織幼兒通過唱歌的形式,表達出對三月的熱愛之情,使之身心得以放松,做到健康成長。教師可以利用樓道的空間將幼兒全部的作品都進行粘貼,使之在彌漫著文化氣息的環境下倍受感染,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以往教師在環境設計中,只考慮到了內外墻體、窗戶等位置,卻忽略了空中的布置。空間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減弱了環境布置的效果,幼兒園應適當組織教師的技能培訓,給其權利,使之大膽創新,彰顯出創新氣息。教師應以安全為前提,在空中懸掛一些有趣的卡片或立體物品,也可以利用幼兒的繪畫等手工作品,提升環境創設效果。幼兒的可塑性極強,教師可以合理選擇安全的泡沫板,讓幼兒將自身喜愛的作品粘貼其中,掛在適當的位置,做到隨時更換,使之動手能力逐漸提升,做到了真正的教育。幼兒看到自身的作品被展示,會有一種自豪感,促使其不斷參與進去,在多變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除了運用作品之外,教師還應選用生活的廢舊物品,例如,塑料瓶、裁剪的碎紙片等,制作一些具有教育內涵的手工。用塑料瓶種花放在陽臺上,用碎紙片粘貼出草地、星空等,幼兒看到了新鮮的內容,也會使之運用同樣的辦法去嘗試,并通過自身的想象進行制作,提升了環境的教育效果。
現階段,教育部門也較為重視幼兒園的環境創計并加大了管理力度。幼兒園開始組織教師參與外出培訓,了解最新的環境創設理念與思路,做到素養的提升。教師將優秀環境創設方案與園內實際情況結合,進行適當的優化,使幼兒看到全新的內容,更好地參與其中,提升了教育效果。教師在新穎的環境創計發展趨勢下,融入人文等內容,規劃出一定的活動區域,合理利用園內資源,提升幼兒的參與度。例如,教師可以張貼出56個民族的圖片,使幼兒根據觀察了解到服飾等內容的不同,鼓勵其通過繪畫表達出自身對民族的認識,在參與中體會到了愛國熱情。幼兒在活動環境的創計中,展示出了自身的智慧,使之做到了身心的健康成長。幼兒園為了提升教師的環境創設能力,可以適當的開展一些評比活動,促使其不斷更新思路,保證幼兒教育的有效性。對主題墻、過道等內容進行評比,做到教師之間經驗的互補與共享,提升其環境創設能力。
幼兒園不定期組織教師參與多種形式的培訓,使之在思想與行為上都有所提升,保證環境創設的有效性。教師在實踐中,結合生活現象與幼兒的實際情況對環境創設進行了適當的更新,將文化與教育等內容融入進去,使之受到感染,做到了身心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