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舒敬
(河北省魏縣第一小學,河北 邯鄲 056800)
筆者任教小學高年級,過去主要采用傳統的題海式作業強化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但效果不理想,有個別學生還因題量多無法完成作業,成績進步慢。任何教育都必須遵循學生的身心特點才能取得成功,那么小學生的特點是什么呢?小學生心智未成熟,喜歡模仿,處于專注時間短、自學能力弱、對生活新鮮事物高度感興趣時期。因此,小學數學作業量不能大,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結合生活實踐,結合班級學生知識特點進行調整,才能高效發揮作業的作用。
筆者所任教的學生喜歡看《西游記》《海綿寶寶》《熊出沒》《貓和老鼠》《冰河世紀》等動畫片,好勝心較強,因此在作業設計時,題目內的人物角色小明、小紅等換成動畫片的八戒、湯姆貓等角色,學生在看題時見到熟悉的“身影”,好感油然而生,邁開了成功的第一步。例如,有一道數學題原題目為:小紅家這個月使用了181度電,每度電0.69元,小紅要交多少電費?這題目也具有一定的應用性,但對部分貪玩后進學生吸引力不強,筆者將題改為:供電公司記錄顯示海綿寶寶上個月的電表示數是755度電,這個月示數是936度電,每度電電費是6角9分,這個月海綿寶寶要交多少元電費?他們一見到海綿寶寶字樣,精神立即振作起來,很快就進入審題狀態,解題興致也隨之大為提高。
例如,在設計乘法計算題時,筆者設計了帶有故事色彩的題目:熊二成功破壞了光頭強破壞森林的計劃,光頭強要去捉熊二,熊二每分鐘跑45步,每步跨度為1.1米,光頭強每分鐘跑55步,每步跨度為0.8米,請問光頭強能追上捉住熊二嗎?將乏味的數學題變得生動有趣,變枯燥為樂園,既拓寬知識,又使家庭作業充滿活力和新鮮感,大大吸引學生的解題興趣。
盡管同班級小學生年齡相仿,便心智發育不一,如果忽略學生個體發展的特征,生硬布置單一難度的作業,容易出現優生吃不飽,后進生吃不下的現象,因此,我們在設計作業時要深入考慮學生個體特點,分析本班學生差異情況,合理設計不同難度的作業,給每一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和成功的機會。一般可將作業難易程度分為基礎、提高、拓展三個層次。思維和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可選擇拓展題,中等生可選 提高題,稍差的學生可選基礎題。例如,在學習了表面積和體積后,筆者設計了三道作業題給學生:第一道是,杰克老鼠用錫紙制作成長方體的盒子裝巧克力,準備放入冰箱保存,如果盒子的長是20厘米,寬是5厘米,高是4厘米,做這個盒子最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錫紙?這個盒子可以裝多少立方厘米巧克力?第二道是,杰克老鼠用錫紙制作成長方體的盒子裝巧克力,準備放入冰箱保存,如果盒子棱長總和是116厘米,長是20厘米,,高是4厘米,這個盒子可以裝多少立方厘米巧克力?第三道是,杰克老鼠用錫紙制作成一個底面是一個正方形的盒子,底面積是100平方厘米,高是20厘米,長方體的盒子裝巧克力,準備放入冰箱保存,一個長方體筆盒的底面是一個正方形,底面積100平方厘米,高是20厘米,做這個盒子最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錫紙?這個盒子可以裝多少立方厘米巧克力?三道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提供的條件信息不相同,解題的思路不同,難度具有一定的梯度,可以滿足知識基礎水平和思維能力不同的學生需求,既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達到分層學習教學效果。
為了培養學生節約用水的良好生活習慣,我設計了這樣一道作業:教室每支光管開25小時就使用1度電,如果我們班每天天亮后多開1小時光管,每學年有200天,那么1學年我們班會浪費多少度電?如果全校所有教室每天都多開1小時,1學年會浪費多少度電?學生通過觀察每個教室的光管數量和學校的班數,計算出結果。這道題還可以轉為浪費水、浪費糧食等等類型的生活數學題,既可以引導學生多關注生活,又可以通過具體的數據引發學生對生活成本的思考,培養他們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設計合理的小學數學實踐型作業,讓學生帶著數學問題去課內外進行自主實踐探索,從而開發創新潛能,形成數學應用意識,培養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了園形的面積計算后,筆者設計了三道假期作業:第一道,冼太公園的湖面有個自動旋轉裝置射程為5米的噴泉,這個噴泉能噴射到的最大面積是多少平方米?第二道,請你帶上皮尺測量籃球場3分線區域內半園的半徑,并計算3分區的面積是多少?(得數保留兩位小數)第三道,高州寶光塔,文筆塔嗎是明朝建筑的,外圍形狀是圓形,請測量一下寶光塔外直徑和內直徑的長度,并計算出塔的環形塔腳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設計由淺入深,第一題根據半徑求面積是對圓面積公式的鞏固;第二題籃球場是學生天天可見的場所,籃球場蘊藏有很多數學知識,3分線內區域的面積,學生要先分析3分線內區域包括哪幾個基本圖形,并去尋找所要求的圖形面積的基本條件,這是對圓面積的深化,也是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題事物具有較強的地方特色,是對圓的面積深化的運用。這樣設計既使學生親身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促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融洽關系,又提高學生數學素養。
總之,要推進作業改革,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必須遵循學生個體的成長規律,以趣為導,結合生活實踐,才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