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
(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分水鎮中心小學校,四川 瀘州 646400)
數學教材的內容是山村小學數學學習的基礎,也是山村小學生學習數學最重要的工具,山村小學由于在教學條件上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對數學教材的深入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在深入探究數學教材的基礎上可以就數學問題和現象進行深入的挖掘,舉一反三形成獨立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并基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發展思維,形成問題意識與質疑能力。因此數學教師應注重深入挖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資源,加深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注重教學的探究性與啟發性,在面對一個數學問題時,鼓勵學生基于現有的知識架構進行積極的自主思考和分析,打開思路,從多個角度看待數學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數學學習方法,建立數學學習系統和知識網絡,敢于對數學課堂的知識內容進行大膽的架設和質疑,并通過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效果。
以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圓柱和圓錐》一課的教學為例,在開展本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基于數學課本內容,借助數形結合的思想,利用學生此前學習的正方體和長方體計算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通過圖形的變化解決圓柱和圓錐體的相關問題,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一些圓柱和圓錐體的教具,當把這些物體剪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長方形和三角形,這時教師可以請同學們通過描線的方式,觀察和思考三角形和長方形的邊與圓柱和圓錐體之間的關系,而后尋找計算圓柱圓錐體表面積的有效方法,通過數形結合,學生可以發現圖形通過變化可以轉化為其他圖形,而通過對已知的圖形進行計算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后學生在面臨同類型問題時,就可以更快的找到解答方法。
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建立在學生能夠自主思考并具備一定的思考能力的基礎上的,素質教育的發展強調在教學工作的開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積極自主的思考和探索,以多樣化的手段進行實踐,從而在思考、分析、實踐和總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式教學在山村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有效的問題情境設計,可以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開啟思維,進行主動積極的思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獲得答案,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為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提供有效途徑。
以小學數學三年級《年、月、日》一課的教學為例,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式教學的方式,為學生準備年歷、月歷、卡紙、卡通貼紙、水彩筆等教具,首先引導學生以觀察的形式,對年歷、月歷進行觀察,看一看年歷中一年有多少個月?月歷中每個月的天數分別是多少?由此引出本課的知識點,而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通過自制月歷的方式學習并記憶每個月不同的天數,通過提出具體的問題提高學生對年、月、日的理解能力,如“同學們指導國慶節是哪一天嗎?”、“你可以在自己的年月歷上把國慶節標注出來嗎?”、“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呢?你可以試著在月歷上給自己的生日貼一張貼紙嗎?”通過問題的逐步引導,幫助學生掌握年、月、日的概念,并幫助學生通過標注日期熟練運用課程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問題的逐步遞進中跟隨教師進行獨立思考,并在實踐中掌握了知識,發展了獨立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探究式教學模式是指教師通過給學生拋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或案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查閱資料、實驗、觀察、思考、討論等形式進行主動探究,從而發現并總結出問題的原理及結論,并形成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模式對山村小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是利用具有探究性的數學知識、問題和案例成立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多方面的思考、分析、總結和歸納,通過自學、討論、小組合作等形式,大膽進行演算與推論,從而形成結論并進行拓展,在這一過程中循序漸進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例如,教師在進行長度計算教學時,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提出趣味的教學情境,小花狗妙妙要去集市買蘋果,從妙妙的家到集市,總共有A/B/C三條路,妙妙應該走哪條路可以最快到達集市呢?教師以小視頻或圖片的方式,將小花狗妙妙的形象和家與集市的三條具體路線進行呈現,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此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尋找到達集市的最快路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通過分析、討論與計算的方式,對教師提出的數學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實踐,從而獨立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了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育。
山村小學生數學中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引導學生積極發現數學問題,并找到合適的解題方法,通過這樣的過程,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轉化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促成學生思維的拓展與數學素養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