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彩鳳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新鎮鎮南舍興中心校,河北 廊坊 065800)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從基礎開始,之后漸漸的開始加深學習。數學的運算能力也是基于基礎能力之上的一種運算。因此應該打牢基礎,從而保障運算的準確程度。如在進行小數的加減法的教學當中,首先需要了解小數的基本性質,知道小數的大小關系,小數點后與小數點前的數字關系是怎樣的,之后才能夠根據四則運算的法則進行小數的加減法計算。如在小數加減法的課后練習當中,以“2.計算下面各題并驗算”當中,抽出加法、減法各一道為例,進行計算。21.56+6.74,都是小數點后兩位,根據各個數字的位置關系進行相加得出結果,即十位的2不同,個位的1+6,十分位的5+7,百分位的6+4,得出結果是28.30,根據題中的要求,沒有要求精確到小數點后幾位,即默認將0省略,結果便是28.3。11.65-7.39也都是小數點后兩位,也是相互對應相減,當被減數大于減數時,前一位“借”1,再進行計算,得出結果是4.26。所以在教學當中,應該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部分,從而保障計算的準確性。
數學的知識都是來自于生活當中的,因此在提高小學生的運算能力時,應該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貼近生活實際,從而加深學生對于運算能力的理解。如在生活當中,每天家長都要到菜市場買菜,教師便可以創設買東西的情景,來鍛煉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假設,媽媽今天晚上去買菜,需要買1kg豬肉,1000g香菇與1000g油菜,現在豬肉10元/1000g,香菇每500g/6元,油菜4元/500g,問學生,媽媽今天買菜共需要多少錢。學生一般都會列出:10×1+6×2+4×2計算出結果等于30元。細心的學生進過觀察,發現香菇與油菜都是要買1000g,6+4正好等于10,整10數相乘能夠快速的得出結果,所以可以列式出:10+(6+4)×2=30。之后讓學生自行進行計算方法的比對,學生很快即發現使用后面的方法能夠更加快速的計算出結果,而且計算簡單,準確度更高。而且買賣商品也是生活當中常見的數學知識的應用方式,以更加接近生活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數學運算能力,能夠加強學生對于運算能力的理解,促進能力的發展。
計算的基礎是口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小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或是一些可以引起學生注意力的趣味化方式,來帶領學生進行口算。如教師可以制作一些寫有口算題目的卡牌,之后在課上以小組對抗的模式,有教師隨機抽取卡牌,學生進行強大,答對的學生所在的小組便加一分,最后在所有題目答完之后,哪一個小組的分數最高,便可以獲得一些福利。還可以通過溫故而知新,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加深記憶。這樣既能夠培養小學生的記憶能力,加深對一些常見數據的掌握,又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算速度。
數學運算能力的提高,除了要明確概念,打好基礎,還應該進行有效的聯系,從而穩固學生的運算能力,再進一步的進行突破。古語說“熟能生巧”,進過多次有效的聯系,便能夠加強學生的運算能力。練習也應該是有針對性的,對于不同的學生,練習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是為了全班學生的整體進度,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可以使用以下方法進行練習,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運算便是將在學習當中常使用的四則運算的法則及一些規律進行綜合性的運用,因此在培養學生運算能力的初期,應該進行強化練習,讓學生在不斷的練習當中加強對于運算規則與規律的熟悉程度,讓學生對于知識點由陌生變成熟悉,由熟悉變得更加熟悉,直到學生能夠在看到類似的題目時迅速的反映出相應的運算形式,提高運算效率。
在運算當中,各個運算法則與規律之間有著相似的特征,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容易將不同的知識點弄混,因此在進行完強化練習之后,可以針對于學生容易出現混淆的知識點進行對比訓練,以此來加深學生對于不同知識點的印象,避免出現混淆錯誤。
辨錯可以培養學生看清數據和運算符號,提高運算的正確率。還可以通過辨錯找到知識點的遺漏,重新計算,溫故知新。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會設計易錯的例題,讓他們自己辨別自己的錯誤,再通過講評,從反面加深印象。
正確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知曉自身的長處與缺點,從而更有針對性的進行自我補充,完善自身的能力不足之處。在以前,評價都是由教師一人進行的,教師以一個成人的角度,站在教師的立場上對于學生進行評價,但是教師畢竟是一個人,而且與學生有著較大的年齡差,對于學生的所思所想有時候不能理解,因此應該采取多層評價的方式,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間互相進行評價,最后再由教師進行總體評價,站在教師的角度給予學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