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平均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董村管區大有中心校,河北 廊坊 065800)
在我國小學眾多學科中,語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學生學好語文既是對所學知識的積累和運用,同時也是對自身文化素養的考驗。而在語文這一門學科中,寫作又成了至關重要環節。是否具有高水平的寫作能力,不僅能直觀的體現出小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還能體會對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觀點以及人生目的和意義,所以為了能讓小學生學好語文,提升課外閱讀量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環。
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寫作視野,還可以對各種寫作素材有一定的積累和歸納,同時也能對其他名家的寫作手法和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從中總結出屬于適合自身的寫作手法。小學生的寫作相對于語文學科的其他組成部分而言,更能看出學生的語文綜合積累,更能讓學生展開拓展思維。所以,老師想要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必須重視課外閱讀這一重要環節,要讓學生學會閱讀,喜歡閱讀。從閱讀中找到樂趣,從閱讀中摸索出適合自身的寫作方式,把不同提材和不同寫作手法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在學生閱讀過程中,老師應該用有效的適合學生的方法來讓學生愛上課外閱讀,讓學生主動的去閱讀和學習。可以每周安排幾節寫作課,讓學生讀讀自己之前收集的優美文章或者讀讀自己寫的文章,全班同學一起對此文章展開討論,各自發表自己的觀點,同學們在各抒己中,在思維碰撞中自然而然就有了寫作想法。最后再讓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可以擬定各種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寫作,多運用自己掌握的寫作手法。
老師注意用好自己的語言,告訴同學們這堂課不是寫作課,而是“聊天課”,讓學生把自己想說的寫出來和老師聊一聊,談談自己感興趣的或和老師講講悄悄話。這樣,學生覺得這只是平常的小事,就愿意寫出自己心中所想。對引用優美詞句、字跡工整等等的學生要及時表揚,對其他學生也應該鼓勵。老師要指導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實物或話題要善于發現,藝術源于生活,也要讓寫作源于生活,同時也可以對課外閱讀刊物中的好詞好句或發人深省的文章故事進行摘抄記錄等。這樣可以有效的讓學生學會對所學知識的歸納總結,對于身邊的事物要善于發現,讓他們能更加細心的對待身邊的事物。
大多情況下,課外閱讀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寫作水平的高低。同時,老師在給學生教授文章時要盡可能的詳細,讓學生對文章有更直觀的了解,讀懂文章,吃透文章。比如老師在對《草原》和《狼牙山五壯士》這兩課的教學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先整體感知課文,通過蒙古族人民從千里之外迎接我們以及蒙漢聯歡的畫面,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蒙古族人民的那種熱情奔放,豪爽好客的民族特色。另一篇讓學生體會五壯士對祖國和民族的熱愛,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來維護國家的尊嚴。
同時,老師也可以讓學生對這兩篇文章進行對比,突出主題思想各用什么結構以及寫作方式。老師也可以針對這兩篇課文讓學生寫出自己的讀后感,用寫作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用其中的寫作手法寫一篇以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為題材的文章,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以這種方式來教學,不但能讓學生全面地了解文章的主旨,體會作者的情感,還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掌握并運用好所學的寫作方式。
要想讓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老師可以合理安排教學進度,適當增加一些課外閱讀的活動。在老師的組織和學生的參與下,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就會逐步調動起來,讓他們自己愛上閱讀。班級內部可以定期開展閱讀活動,在教室指定區域內建立閱讀區,學生也可以分享出自己喜歡的書籍和刊物,同學之間可以交流閱讀,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老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的閱讀任務,并利用互聯網技術,讓學生通過社交軟件自發的成立閱讀學習小組,每天小組間交流優美文章和發表見解。
對于不同的學生,老師可以根據他們的成績和學習方式,先推薦一些適合他們的閱讀刊物和文學作品,讓他們適應和喜歡上閱讀后,再加大閱讀量。老師對學生采取鼓勵的方式,給閱讀量最大的學生或寫作水平明顯提高的學生等頒發獎狀或獎品,以此來激勵學生加大對課外的閱讀量。學生在獲得鼓勵和獎勵的同時,也會對自身成績和寫作水平的提高更有信心。
為了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老師應該針對不同學生,制定一些不同的能讓閱讀和寫作更好融合的方式。學生便能容易地寫出高質量的文章,從而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綜合性實踐活動,來作出一些對學生閱讀和寫作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方式。如閱讀活動,演講比賽等。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學生的老師。只有更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才能對每位學生的學習問題對癥下藥,從而提高他們的成績。
綜上所訴,語文不僅是我國教育學科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同時還應該得到師生和各教育部門的重點關注。老師應該通過自身教學和學生對老師教學方式的適應,不斷改善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通過自身經歷和教學水平傳授學生寫作手法,并鼓勵學生掌握和制定屬于自身的學習、閱讀、寫作方式,并將其更好的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