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玲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文化館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除物質方面的追求以外,更注重精神方面的滿足。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強化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加強文化工作的執行,同時,必須高度重視群眾文化活動經費的合理使用,不斷增強群眾文化意識,根據群眾實際需要,積極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內容,開展群眾文化體系建設,切實保證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順利開展。
群眾文化需要大眾的積極參與,在進行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時,文化工作者需要拓展各種文化活動,來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目前,我國經濟正在迅速發展,但群眾文化建設是一個薄弱環節。新興媒體給現代人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單一的文化活動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我們需要適應時代的變化,不斷學習,加大文化工作的輸出力度,制訂有效措施,促進人民文化的共同發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現狀,然后探討了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對策,希望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提供一些幫助。
首先,基層文化工作者素質不達標,優秀人才吸納量低,文化中心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最終結果。因此,組建一支綜合素質合格的文化人才隊伍是非常重要的。在文化工作方面,員工的第一要務是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道德意識,還要有淵博的知識和高質量的溝通技巧,以便從容面對各種問題。但現狀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基層群眾文化隊伍停滯不前,發展困難。工作人員的教育、知識和實踐能力還需要不斷提升,這使基層群眾文化相對落后,不利于地區發展。其次,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人員具有流動性。由于地理環境因素的限制和影響,許多基層地區的文化人員不穩定的情況時有發生,除此之外,受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基層文化館基礎設施建設不達標,工作環境也不穩定。
人民群眾是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因此,我們在基層群眾的文化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地組織群眾文化活動。目前,我們對文化活動的創建形式較為單一,缺乏現代化的技術引進,沒有一定的科學整體性,很多群眾無法從文化活動中吸收文化知識。作為文化建設工作者,我們需要創新文化活動,讓群眾可以積極地參與到文化活動中,從而促進群眾科學文化素養的形成。與此同時,我們可以開展愛國群眾文化活動,如自制知識問答比賽,讓群眾可以在知識競賽中加深對我國文化的了解,進一步提高群眾的知識水平,激發其愛國之情和民族自豪感。除此之外,我們可以不斷擴大群眾文化的傳播形式及活動的組織形式,如可以借助傳統的特殊節日來開展文化比賽活動,鍛煉群眾的身體,并加深他們對歷史文化的了解。任何形式的活動都應與傳統節日相結合,以促進群眾文化工作更加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除需要創新文化活動以外,還需要加強文化設施建設,確保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群眾文化發展基地的建設是保證群眾文化發展的基本條件,我們要積極引進相應的先進設備,不斷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先進的理念和設備被及時引入群眾文化建設中,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群眾文化工作部門需要在豐富文化活動的基礎上,完善活動所需設施,充分提升自身在文化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當然,組織群眾文化活動還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做保障,以便給群眾提供文化活動的場所,進而更好地提高群眾的文化活動水平。
基層群眾文化要得到基層人民的認同和青睞,必須具備豐富的地方特色和基層機制,這樣才能產生持續的動力。就內容而言,關注時代是很重要的,但群眾文化的時效性也不容忽視。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反映在宣傳政策方針上,應體現在對群眾的關懷和與群眾產生共鳴上,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形式而言,我們必須敢于創新和變革。要想創作出受大眾喜愛的藝術作品,基層文化工作者需要不斷探索和發現,同時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堅持正確導向,創作特色鮮明的文化作品,有效體現時代的人生觀和基層人民的精神面貌,讓思想藝術完美結合,借助不同載體形式進行傳播和文化引導。另外,我們要鼓勵群眾通過自我指導、自我行動、自我娛樂等方式發現周圍事物,實現自我教育、自我升華的目標。
總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單一的文化活動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群眾文化建設可以為社會發展營造溫馨和諧的氛圍,我們要根據群眾的需求,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進而促進我國基層文化建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