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朝江
(重慶市黔江實驗中學校,重慶 409000)
隨著互聯網絡的發展,計算機網絡在經濟和生活的各個領域正在迅速普及,整個社會對網絡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在網絡環境下,初中學生行為模式、道德取向、政治態度、心理發展、價值觀念等將發生重大改變,給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網絡在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機遇和積極影響的同時,也給當前的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很多負面效應。
根據 “第二屆中國網絡廣告行業大會”,我國網民已達3.38億,居世界首位。在這些網民中,有相當部分就是初中生。
近期筆者對自己所任教學校初中生上網情況進行調查,在本次調查中,七年級共計有110人,其中經常上網的35人,占31.8%;八年級計有105人,經常上網者有52人,占49.5%;九年級計有87人,雖然面臨著中考壓力,經常上網者仍然有39人,占44.8%。從筆者對本校調查來看,大部分初中生上網只是為了聊天、游戲、網上交友。在調查中,也發現有些學生逃課,通宵達旦地上網玩游戲、聊天,嚴重地影響了其學習和身心健康。
當前網絡發展對學生思想教育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主要是:①網絡容易導致部分學生處世態度的消極化。由于一些初中生無節制地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網上聊天,以致出現了行為異常、心理障礙、睡眠障礙、不思飲食、精神恍惚等問題,損害其身體健康;②網絡上充斥著大量嘩眾取寵的無用信息,分散了未成年人的注意力;③以游戲及視聽為代表的強大的娛樂功能可能使部分學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④上網時間安排不當,打亂了學生正常的生活學習規律;⑤網上惡意信息流傳導致網絡污染,使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更為復雜。
在我國網絡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我國很多初中學生思想教育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
1.家庭教育環境不能適應網絡時代教育發展。很多家長不能正確面對學生上網問題,往往習慣于打罵為主。而這種教育方式會使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叛逆心理和行為更加嚴重。
2.缺乏對學生上網行為的支持和引導。網絡信息魚龍混雜,學生信息素養較差,對數字圖書館、專業網站應用比較陌生。當前對初中生上網行為沒有良好的引導和幫助,不但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會導致學生的網上行為失范。
3.教育途徑狹窄,教育方法單一。當前初中思想教育的教育途徑相對狹窄,各種教育途徑不能很好配合,從而使教育者不能有效刺激和及時了解、及時滿足學生思想政治方面的需求。
4.教師素質發展滯后。當前初中生思想政治教師素質不能很好滿足網絡環境下教學、教育要求。一些教師缺乏基本的網絡知識,對學生進行網絡思想方面教育不可能達到預期效果。
面對網絡給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新問題,老師必須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抓住時機,充分利用網絡來進一步創新當前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面對互聯網的日益普及,既不能坐視不理、聽之任之,忽視其作用和影響,也不能將之視為洪水猛獸、一味地排斥。作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者應因勢利導,結合網絡的優勢,發揮網絡的教育功能,如建立校園網,教師博客日志等。學校利用好校園網等,針對網絡上出現的各種消極言論進行有力有理的批評,同樣可以消除網絡對初中生的消極影響。
在網絡環境下,需要教師不斷地自我學習、自我更新、自我反省,以適應教學發展的需求。主要對策是:①教師更新理念。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居于主導地位。只有不斷學習、進步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從而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②注重方法的靈活性。要根據不同環境、不同對象、不同的思想行為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③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尤其要重視計算機知識方面培訓。
現行的初中政治課,都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意識、法律意識、公民意識教育。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應利用網絡的優勢,抓好切入點,利用網絡開展教學或實踐活動,如參與網絡討論、網絡投票等;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學生對先烈網上獻花、留言等;在汶川大地震時,組織學生進行網上悼念活動等。通過活動,學生思想受到教育,也讓學生認識到網絡不再是單純進行游戲、交友、聊天的工具,在平時也學會利用網絡進行學習,提高自己。
面對紛繁復雜的教育環境,受教育者易產生不良行為。作為政治教師,應全面關注學生個體的成長,多與其他學科教師、家庭、社會聯系,形成教育合力,對學生不良行為進行矯正,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