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雅爭
(河北省保定市蠡縣師范附屬小學,河北 保定 071400)
“空間與圖形”是人們認識和描述生活空間、并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小學生數學學習的重點內容之一。由于該內容具有較強的形象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學生愛學;老師愛教。 “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學習需要讓學生在享受“感官愉悅”的同時,也能沉醉于深入的“數學思考”,獲得思維的深刻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創設一個個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教學精彩時刻,把握數學學科和學習內容的本質,提升空間圖形課的數學味。
數學情境的創設不僅僅要體現實用性、趣味性,更應體現情境本身是否能喚醒學生的思考。筆者以為,有效的數學情境關鍵要看情境是否真實,是否來源于學生生活經驗。不恰當的情境容易使學生被非數學的外在形式所吸引。讓學生享受“感官的愉悅”絕不是數學教學的目的,而應該努力追求讓學生沉醉于“思考的樂趣”。例如 “觀察物體”的引入:《盲人摸象》的故事,學生在笑聲中很快初步感覺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體會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結果不同的道理,引入新課方向明確而簡潔。
圖形的認識、圖形性質的理解、空間觀念的形成,都與他們對圖形的直觀經驗密切相關,而圖形的直觀經驗的獲得,最直接的途徑是觀察。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盡可能為學生創造和提供機會,引導學生參與實際觀察,積累感性的認識,逐步獲得有關幾何形體的表象。學生的空間知識來自于豐富的現實原型,這是他們理解和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教師要盡量選擇學生熟悉的事物讓他們觀察,激活他們已有的經驗。
如:教學“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時,可以選擇籃球、乒乓球、飲料罐、萬花筒、粉筆盒、牙膏盒等豐富多樣而又常見的材料給學生觀察。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離不開表象的支撐,所以要選擇一些特征比較明顯的物體作為觀察對象。如教學“觀察物體”時,選擇帶尾巴的動物玩具、汽車、有壺嘴和壺把的茶壺等給學生觀察。這樣,不僅便于學生比較并辨認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而且便于學生交流做出判斷時的思考過程。在教學中我們還要有意識地選擇一些變式圖形讓學生觀察,以排除標準圖形的消極影響,讓學生能有效地區分圖形的本質特征和非本質特征。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發展空間圖形的表象。
例如,在教學平面圖形的認識時,可在最后一個環節,安排學生把已有的用長方形、正方形、圓拼搭成的漂亮圖案在小組里互相交流、欣賞之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以及學具、水彩筆、蠟光紙等工具設計一幅或幾幅美麗的圖案這一實踐活動。由此,讓學生說說自己用了哪些圖形通過怎樣的拼搭得到了美麗的圖案。這樣做,顯然能讓學生在從生活中獲得感性材料、動手實踐操作以及實際運所學知識的過程中更好地認識平面圖形的特征,進一步發展空間想象。再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先讓學生從不同的方位觀察同一把茶壺,并把自己看到的記下來,再讓學生進行交流,猜猜某幅畫是誰畫的.他坐在哪個位置?這些轉化都要求學生從自我中心中解放出來,要求學生從自己以外的視點去觀察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對圖形進行著多個角度的觀察、想象和思考的同時也發展著學生的空間觀念。這樣的題材接觸多了,學生在二維和三維空間之間的轉換就會越來越靈活自如。
新課標強調學生要動手操作,參與數學活動,提高探究能力。 動手操作可以豐富學生的切身體驗,培養操作技能。但是我們要明白僅有操作是不夠的,在操作中發展應該是操作的應有要義。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需要不斷地提出問題,激發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內在心理需求。具體而明確的操作任務驅動學生的探究學習走向深入,自主研發出量角器的雛形。“連起來”是兒童成熟的思維活動創造的“最近發展區”,化零為整的數學思想初步形成。正是老師洞悉操作技能的數學思維本質,架構經驗與思考的快速通道,從學生的視野依次剝離學生已經掌握的舊技能,把剩下的操作作為課的核心,教學也就有了“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學生在經歷了觀察、操作、實踐、想象之后會獲得一些基本的數學概念,而這個過程也可以說是經歷推理的過程。小學幾何的推理不是符號的推理,而主要是直觀推理。關注學生直觀推理能力的培養也是有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如: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后,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制的由四根小木條釘成的長方形框架進行演示,把寬邊慢慢往里移,成了正方形,再往里移,又成了長方形,從而使學生悟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然后又把長方形的寬邊固定,用手拉住長方形木框的兩對角,向相反方向拉動,無論怎樣拉都是平行四邊形,只有當對角是直角時,才是長方形。因此,又得知長方形是平行四邊形的特例,不同的地方在于角。這樣,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邏輯關系就十分清楚地被學生掌握了。又如:“照相”,情景是教室,然后給出幾張拍的照片,提出問題:這些照片分別是從什么位置拍的?這里面就有推理。照片是平面的,想象是空間的,這個推理借助直觀和想象進行,解決的還是空間與平面的關系問題。
總之,數學教學要緊緊抓住數學本質,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充分體現數學課堂的“數學味”,學生才能在“圖形與空間”的知識海洋里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