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蕾
(遼寧省鐵嶺市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鐵嶺 112608)
中國水墨畫的特點多為案頭之作,是靠不斷地“搜盡奇峰打草稿”的過程,從中得其“嵩山多好溢,華山多好奇……”,以其外物的形狀的感染力完成繪畫創作的。要深入了解中國水墨畫的魅力,必須從解讀中國水墨畫創作手稿開始。
創作手稿作為最初的設計,是創作過程中多樣選擇的支點或出發點。一般來說,諸如畫家的半成品或是草稿之類的東西是避開人前的。手稿一經作者主動公開,就成了作品。只有以客觀方式來公開品評創作手稿,它才能被稱為手稿(而非作品)。
那些在畫面中存在或曾經存在過的“大樹、小樹、行云、流水……地上的在天上,天上的在水中,人身上長出樹葉,樹干中流出清泉。”即思維的痕跡。在這里,我們不去討論創作手稿的重要性,我們強調,當草稿摒棄了具體的無限選擇可能性的思維過程,缺少思維的切磋,作品自然就流于表面,何談“涌上心頭的感動”。陳余銘的水墨作品《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最初的構思是畫一個牧羊人在山溝溝力唱山歌,后來畫面的形象多了,積累了大量的人物形象,就把場面拉大了,集中畫了黃河岸邊農民各種形象。這些草圖或者可以稱之為手稿的形象,不僅僅指人物形象,同時更是想法與構思,是創作的前提,思維的成長過程。
“當我平靜地端坐在我的畫室面對著一幅幅記錄著我一個個腳印的手稿,所有的舊事,所有的印象像一幕幕夢幻般的電影一樣涌上心頭……”(畫家王偉中關于手稿回顧的感受。)這種感動我個人倒是覺得更多的是關于創作念頭靈感的閃現,與形成手稿時思維形成的過程。
在繪畫語言的探索與錘煉方面,創作手稿是融入畫家繪畫意識的最直觀表現。畫面中繪畫語言的選擇與摒棄、修正與重塑都是由畫家內在藝術觀念不斷完善而呈現出來的結果。因此手稿關系到最終作品的呈現,這也是手稿的重要意義和價值所在。
以中國畫水墨創作手稿為例,在不同的創作階段,手稿的承起作用有所區別,手稿畫面語言的選擇也不盡相同。你可以發現即便是同一畫家,為完成一幅作品,可能會選擇不同語言來創作手稿,或以濃墨勾線,或全是皴擦,或略微渲染了,或寫實的……。或用最為粗獷的方式記錄創作思路的方案。或為追求畫面語言的完整,細膩的表現。以畫家紀連彬水墨畫手稿線語言的運用為例。畫者以線來完成畫面造型,他利用線的力度、筆與墨,光與色,虛與實,松與散,組成整體的團塊,用線語言直白的表現表情和心象,營造意蘊,構成視覺的張力與精神性追求。這種利用線(畫面語言符號的選擇)對心象符號的解讀,只有在其水墨手稿中讓人獲得最為直觀的觸動。
當你心中的形象在筆下源源不斷顯現,運筆快慢、轉折、輕重、粗細……無需刻意追求一切,都是信手拈來時,畫面語言的流動,語言風格的形成,便如同“神來之筆”,讓人獲得身心巨大的愉悅。這也是手稿刻畫對畫家的重要意義。
畫是什么?首先是畫家有話要說,其次是用什么繪畫方式去說。其最初的目的就是畫家想把自己明白和不明白的感覺表達的更清楚些罷了。
一方面,在創作手稿中,繪畫的形式,是安排形之間、勢之間的微妙聯系和對比。即使人體有固定的比例,但在作品中卻依照風格可長可短。這就是主觀選擇,是畫者的情感線索。“一只手一張臉可能比較真實,把它放在一個主觀空間中浮動,就有了一種意味,加強了動蕩不安急促的感覺。這感覺和我對都市的印象、對現代都市人的心態的認識較為一致”這是畫家鄭強對他水墨畫《都市系列》作品情感的描述。你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個人獨立藝術與時代精神的碰撞。另一方面,創作手稿的過程會進入到一種自我否定狀態時,否定已完成的手稿,否定舊的作畫方式,然后又重新振作,不斷地否定和自信,選擇和悟道,使作品越發接近自身的心靈真實、情感的真實。
“本自心源,想成形跡,跡與心合,是之謂印。”就是說,作畫最重要的是形與心(神)要相合。因此手稿便是畫家內心最樸素、最原始的情感痕跡。
中國水墨畫手稿中筆墨形成一種獨特的符號美,結合畫家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修養、學識、個性,形成以“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為核心的人文精神品貌。
中國畫的繪畫理論與傳統文化是一脈相承的,其核心是表現“自由生命力”。以“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為核心的人文精神,在水墨山水手稿中顯現的更為突出。水墨山水手稿的人文精神,從“當以天地為師”便開始產生,表現為手稿中人與自然本質的相互映射。
水墨人物畫家田黎明的水墨創作手稿,同一主題有兩三張。有的是確定人物位置的,有的是確定光斑位置的,而且還表示光斑的聯系。讓我們在來讀一段他的自述:“……不知是木,是草,是石還是我,感覺也不問從何解釋,只盡心竭智去追隨,直到力不從心時才覺得自己是多么需要自然的氣韻來充溢全身,去滋養自己。”從中就不難讀懂畫家手稿中表現的獨特人文精神:作品散發出溫馨的、平淡靜謐的美感,是他對自然的追尋。
創作手稿是形與心相合的最初印記,它直接反應了畫家人生閱歷、審美偏好以及創作心態。中國水墨畫手稿的藝術價值已經超出了畫面物象乃至繪畫本身,無論創作手稿過程中畫面語言、思維、藝術形式與創作內容如何相互影響,進而對繪畫手段與內容進行不斷調整,由始至終手稿這一獨特的形式,不但包含了豐富的精神實物、不朽的人文精神,還具有強烈的感召力與啟發精神,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