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洋
(重慶市人民小學幼兒園,重慶 400000)
幼兒的年齡層次、認知水平低決定決定了幼兒園教學的特殊性。作者認為幼兒10以內數學活動教學過程中,提出教師應當重視幼兒活動的趣味性游戲性、操作探索能力的培養、方法求異性的啟發以及語言在數學活動教學中的作用。
面對新的教學內容,一些教師習慣于提筆就寫教學過程,不仔細思考本次活動的目標(核心價值)是什么。有些青年教師唯教學參考書為上,認為寫參考書的人水平比自己高,自己不必再花心血去設計教案了,往往照本宣科,不重視對教材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手段的分析,失去了正確把握教學目標的機會。時間一長,許多教師逐漸喪失了把握核心教育目標的能力。我以為,在設計數學活動活動時,教師應采取以下幾種策略來把握教學目標。首先要反復研讀教學內容,分析該教學內容涵蓋了哪些人文、自然、科技方面的知識和關系屬性。例如,關于大班數學活動中“自然測量”的內容,教師首先要仔細研讀“自然測量”一詞,想想“自然測量”會用到哪些基本量具,測量時該注意哪些基本方法以及量具的演變歷史等問題。隨著對這一系列問題的思考,教師對該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實際上已經有了初步的梳理。其次,教師要衡量幼兒的年齡與認知經驗,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由于年齡不同,認知經驗不同,不同個體對同一教學內容會產生不同的經驗與感悟。例如,“1和許多”是小班幼兒可以接受的學習內容;“10以內的減法運算”對于大多數小班幼兒來說難度過大,對中大班幼兒卻比較合適;“物體的彈性與哪些屬性有關”這一話題不太符合幼兒的認知經驗,但是大班幼兒或許可以試著探究“如何使球彈得更高”這一操作性更強的感性問題。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合理判斷什么樣的教學內容適合什么年齡的幼兒學習,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游戲是兒童身心整體參與的活動,它包含著各種情感的萌芽。在游戲中,兒童身心之間,各心理要素之間,處于一種和諧的整體關系中,這是一種對外界的整體反應方式,而愉悅感正是建立在這種方式上的。因此,我經常引導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學習數學活動,各種主題的角色游戲都可以滲透數學活動內容。例如,以前我在組織兒童超市游戲中,發現幼兒對“售貨員”與“顧客”之間的角色行為關系并不明確,因此經常出現“顧客”隨意拿貨,而“售貨員”無所事事的現象,整個教學活動處于一種無序狀態,收效甚微。于是我改變了策略:我引導“售貨員”為各類“商品”標上價格,給每位“顧客”均分發“現鈔”。“顧客們”首先必須數清自己手中的“現鈔”,按所標價格,根據價格的高低與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來選擇“商品”。如此一來,全體幼兒都投入進來了,數錢、選商品、付錢、找錢,很快,大家都買到了自己滿意的商品,數學活動知識也就在不經意間“潤物細無聲”了。在這一游戲活動過程中,游戲的真實性使幼兒復習了數數與數字,提高了幼兒認識數字的能力,并且使幼兒們從心底里覺得學習數學活動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幼兒學習數學活動的主動性。
當前環境下,幼兒園中的大多數幼兒僅可通過教師課堂講解這一間接學習方法來認識和獲取新知識,其課堂理解與記憶效果不佳。所以教師在數學活動教學中,為增強幼兒感知事物的直觀性,可選取適當的教學材料并開設有效、可行的實驗方法使幼兒自己動手操作,讓其親身感受數學活動知識,以增強其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習效果。例如,在《10以內的加減法》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粉筆”這一教學材料,將班級內的幼兒分為4人一組,指導每組幼兒根據課堂中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增加或減去粉筆數來答題。如教師提出:1.用粉筆數將“2+3=5”這一數學活動公式列出來;2.用粉筆數將“7-3=4”列出來;3.用粉筆數將“6-2+4=8”列出來……分別指導每組幼兒通過加減法的計算形式列出以上各種不同的數學活動公式,以增強學生對“1-10”數字加減法的認識,使其充分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另外,還可同時指導不同組別的幼兒開展對比實驗操作,最后評出速度最快、準確率最高的小組,并給予其語言贊揚或物質獎勵,以增強幼兒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競爭意識,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
評價制度是評判幼兒園數學活動教學活動成效高低的主要依據,并且還是客觀評價教師所設計教學活動質量高低的客觀標準。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普遍具有榮譽感強、爭強好勝的特征。為切實提高幼兒園數學活動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積極制定并增強評價制度的激勵性,以便借助對幼兒的有效評價,使得他們明確自身的優點與長處,從而有效增強數學活動學習信心,進而可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更加高效地學習數學活動知識。比如,在學習與“十以內數字的加減”有關的內容時,教師在教學中就應善于捕捉到學生的進步與提升,以便及時對其進行贊賞性評價,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在黑板上板書幾道“十以內的加減算式”,讓幼兒搶答或點名回答。當幼兒搶答正確的話,教師應用肯定的語氣、驚喜的表情稱贊他;當幼兒未能正確回答題目時,教師可友好地詢問他是怎么計算的,耐心幫助他分析出錯的原因,并鼓勵幼兒只要再認真一點就可得出正確結果,老師相信你!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看到自身的優勢及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從而都能產生濃厚的數學活動學習興趣,最終為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
總之,我認為在幼兒的數學活動教學中,一個問題的解決過程與它的答案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我們應走進幼兒的生活,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和年齡特點來選擇幼兒真正感興趣的數學活動課堂,選擇幼兒能夠接受的方式教學,在活動中既要注重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又要注重幼兒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給幼兒一把開啟數學活動知識大門的鑰匙,為幼兒在日后的學習中更快、更好地獲取新的數學活動知識和解決新的數學活動問題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