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云南省昭通市大關縣文化館,云南 昭通 657400)
文化館是一種公共性服務機構,其是政府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搜集、挖掘、整理、開發利用民間藝術資源,組織各類文藝創作培訓,輔導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而設立的群眾文化事業機構,是當地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中心。文化館在文化藝術方面有綜合性與社會性等相關的功能。縣級文化館是縣級政府設立的,其是地方性社會文化活動的創作、指導以及活動培訓中心,并且也是宣傳、學習與實踐先進文化的關鍵力量。在不同發展時期中,縣級文化館都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大關縣文化館地處云南省昭通市大關縣,坐落于大關縣城中心,館舍總面積1986平方米,大關縣文化館的前身為“大關縣民眾教育館”,一九五一年更名為“大關縣文化館”,在發展過程中已成為群眾文化服務的窗口和廣大人民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場所和文藝輔導培訓中心,舉辦了多次文化活動,二零一一年被國家文化部評估定級為“三級文化館”。在新時期環境下,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逐漸強烈,對文化的需求不斷增多,在這種情況下大關縣文化館就需要進行創新,實施發展性措施,以此為大眾提供服務,促使文化館事業的穩定發展。
開展社會文化活動是縣級文化館最為重要的職能,在社會不斷進步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升,大眾對高質量的文化生活需求也在逐漸提升。文化館在舉辦組織各種活動的同時,也發揮了文化活動陣地作用。文化館還是群眾文藝創作的輔導者,群眾文藝創作不但是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關鍵構成部分,并且也是群眾文藝活動的基礎,其源自群眾,有著極強的生活氣息和時代感。讓廣大群眾參與到群眾藝術活動中,可以擴大人們文化事業,提升文化藝術素養,發揮與鍛煉藝術才能。文化館還是活動實施與示范者,因為群眾文化的內涵比較豐富,內容十分廣泛,形式多樣化,讓群眾文化活動的工作量很大。所以需要在內容與方式上進行創新,以此來適應群眾的需求,為基層與社會文化場所舉辦陣地活動示范。
文化館作為一個文化性質的事業單位,其有義務和必要遵循這個原則和方向,要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而做出努力。縣級文化館在新時期發展中,需要將為人民服務為原則,不斷創造出條件,開展各種文化藝術活動。文化館要依據群眾的需要,在娛人和自娛方面引導群眾向著健康正確的方向發展,加強群眾思想覺悟。此外,文化館的工作還需要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其中主要是指為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各種事業的需求提供服務。
縣級文化館的工作也需要進行創新,在工作中不僅要傳承與發揚傳統的優秀文化,同時還需要結合時代特點,對文化活動的內容與方式進行創新。文化館不是普通的文化娛樂場所,其需要充分發揮在地方的社會文化中的主導作用。公共文化服務是社會文化進步的載體,也是民族文化成果的代表,是主流文化的精髓。其中要堅持滿足與引導,對于群眾多樣化要求,不僅要做好公共文化服務的宣傳普及,同時還需要重視文化品位提高。不但要保障基層文化生活的豐富性,同時還需要呈現出文化藝術中的人文精神。
文化館是組織和輔導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部分,專業工作人員承載著促使地方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責任,工作人員本身的素質,決定了文化館以后的建設與發展,對公共文化活動的質量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工作隊伍綜合素質高低,直接對普及與發展文化活動有直接影響。所以,在新時期環境下,需要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和管理者要有更高的專業素質,以及組織文化活動的能力。若是不具備過硬的專業能力,則就無法對當地文化事業發展做出貢獻。新時期中的縣級文化館工作人員除了要有扎實的專業素質以外,還要具備相關的協調組織能力,這樣才可以組織好各種文化活動。所以,縣級文化館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建設出一種德才兼備的專業工作隊伍,這對于新時期的文化館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和意義。在實際工作中,文化館要創新用人機制,在招聘人員時不僅要求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并且還要有一定的專業素質與組織能力。其中還需要使用各種先進理念與方式,定期開展不同形式的業務培訓工作,讓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在培訓之后得到提升。此外還需要注重對工作隊伍新鮮力量的注入,讓新老工作人員在工作經驗、學歷和年齡等方面都能夠相互補充,讓新老工作人員可以在文化活動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實現自己的價值。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大關文化館在新時期中的發展更加順利。
縣級文化館在日常工作需要豐富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這是新時期中縣級文化館需要重視的一項工作。在開展和組織各種文化活動時,文化館要把控好主旋律,結合新時代的脈絡,組織與引導各種積極向上的文化活動。縣級文化館要多多組織一些有導向性和引導性的文化活動,以此來帶動當地文化活動的全面實施。比如組織地方性文化、農村文化和企業文化等相關的活動。在實際工作中,還可以結合不同的節日舉辦相關的活動,比如在國慶期間組織大型文藝演出,在周末的時候舉辦一些書美影展覽等。此外,還可以組織一些美術輔導、書法輔導、音樂輔導、器樂輔導和舞蹈輔導等活動,面向當地群眾免費開展。通過這些活動的實施,不但可以讓群眾接受藝術的感染,學習文化知識,同時還可以加強群眾的政治意識覺悟。大關文化館在2013年至今2019舉辦的書畫攝影作品展覽40余場,如“山水大關”書畫展、“喜迎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勞動者采風”作品展等,為當地的群眾免費開放觀展。經過這些豐富活動的開展,可以讓群眾心靈得到凈化,從而陶冶群眾情操,創設健康積極的氛圍。
縣級文化館最為關鍵的工作內容就是文藝作品的創設。文化館的工作人員是傳播與引導先進文化的主體,在創作文藝作品時要堅持用正確的理念引導人,并且要用優秀的作品鼓勵人。在實際工作中要深入基層感受與體驗群眾生活,提供的文化作品也要貼近群眾的生活,要有一定的時代感,這樣才可以用優秀的作品影響社會,并且教育群眾。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文化館擁有一支有正確政治思想與高水平的文藝創作隊伍。并且還要遵循精品原則,要對促進社會進步和豐富地方文化事業中文化作品的作用有深入認知。總而言之,縣級文化館需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在音樂、舞蹈、美術以及攝影等方面入手,滲入到基層和社會中,到生活與群眾中,為社會創造出更多優秀的文化作品。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個地方、各個民族人民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其緊密結合了群眾的生活與工作。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單單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同時還是有關鍵價值的文化資源。大關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苗族蘆笙舞,苗族蘆笙制作技藝、苗族射弩、端公戲等項目,在開展相關活動時,大關文化館開展了多樣化的活動來進行民族文化和傳承,以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比如開展苗族蘆笙制作技藝傳承培訓、苗族蘆笙舞、鄉村文化能人培訓等活動,以此來宣傳大關縣的非物質文化,普及非遺相關的知識,以及文物法律法規等等。二零零六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頒發,大關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蘆笙制作技藝”。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云南省文化廳頒發“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花山節”。2009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云南省文化廳頒發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蘆笙舞”等。
在新時期環境下,縣級文化館所承擔的工作任務逐漸加強。為了可以在新時期獲得穩定發展,縣級文化館要積極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加強工作人員隊伍的建設,并且創造出更多文化作品,以此來豐富當地群眾文化生活,創建和諧積極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