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芬
(德州市慶云縣常家鎮后田小學,山東 濱州 251900)
在新時期背景下之所以加強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究,主要就是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存在著一些問題,而找準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也是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得以高效開展關鍵所在。
在農村小學中開展語文這一學科的教學中,經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還是存在著許多問題的。首先是學校方面的問題:由于農村經濟條件較差,在一些教學設施上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然后是師資方面的問題:在我國的教育事業當中,師資力量的分配是不均勻的。相比較起城市學校來說,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部分老師的職業素養不達標。最后就是學生自身的問題:因為在小學生的這個年齡階段,他們的身心發展還不夠成熟,所以他們比較貪玩,對于一節課四十分鐘沒有足夠的耐心,興趣也不高漲,自然學習效果就不理想。
新課改指出:教學不僅僅只是一個課程傳遞的過程,應該是一個課程創新、開發的過程。目前,很多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由于工作量太大,為了節約時間,往往直接照搬《教參》內容或者從互聯網直接下載相關的教學方案,然后再進行后期設計。這種方式雖然提升了效率,但是教師自身的思維卻被禁錮了,尤其是創新思維被嚴重束縛,思維越來越僵化,教學內容設計也越來越僵化。因此,教師需要改變現有方式,要明白《教參》僅是一個參考,不僅要善于深入了解學生學情,而且還要加強研究教材,堅持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確保所設計的教學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課堂中心轉移到學生身上,堅持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入手,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情況制定難度適宜的課堂教學活動,讓語文教學能夠與生活緊密結合,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課堂上,教師要從“領導者”轉變成為“促進者”,使其學生成為課堂主角,而教學方案則緊緊圍繞學生而開展。例如,在教學《小英雄雨來》時,該篇課文篇幅教材。在課堂教學設計時,可以根據小英雄雨來的成長經歷來設計,從而引導學生跟著雨來的成長經歷明白他是如何成為英雄的,同時教學也隨著作者的描述逐漸加深,讓學生覺得應該就是這個樣子,這樣學生才會真正理解“英雄”這個抽象的概念,并形象化、生動化、真實化。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相符合,并且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結合,使其可以更好地掌握課文內容。
在新時期課程改革背景下,課堂的主人應該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教師要主動地退居到引導者的位置,幫助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所以教師要貫徹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當中要用平和的語氣去引導學生,真誠的和學生進行溝通,和學生做朋友,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為學生樹立我要學的理念和思想意識。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合作教學的方式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在教學《觀潮》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對文章的段落層次、語句分析、寫作手法等教學目標進行合作學習,讓小組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肩負起處理這些問題的責任,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這些教學任務,然后通過匯報總結小組的學習結果。同時教師還要關注小組合作學習的進程,通過對每一個小組進行巡查,仔細傾聽,把握好時機給學生的合作學習一定的提示。
現在許多農村小學已經具有圖書、儀器以及遠程教育設備,但許多農村小學將這些閑置了,沒有有效利用。圖書室堆滿灰塵,儀器、設備也是灰塵撲撲,學校對圖書以及設備和儀器沒有進行有效管理,語文教師也沒有充分利用圖書和設備,使得課堂變得枯燥、單調。語文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圖書,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的應用,能夠將視覺、聽覺引入課堂,還能夠增加學生的互動,增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比如可以將人教版教材資料放在多媒體中,可以在課堂上朗讀,增加學生對課文內容情感理解。
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考核主要通過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進行,為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水平,應當采取多元化考試及評價機制,適當的將引導藝術、行為藝術、激勵藝術等放入評價中,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和激勵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變得更加自信。
綜上所述,伴隨著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新課改得以深化實施,然而農村小學在教學資源、教學理念以及師資力量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造成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為有效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必要從教學方法創新、加大教育投資等方面入手,切實改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為農村教學改革奠定夯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