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
(東豐縣小四平鎮中心小學,吉林 遼源 136000)
班主任是指學校中全面負責學生班級工作的老師,其具有教師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既要為學生傳授知識,又要肩負引導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的管理工作。班主任管理能力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班級的團結與進步,學生的成績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當然也會直接影響學校的辦學質量。良好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基礎,首先,班主任工作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具有直接的影響。其次,班主任是銜接各科老師進行相互溝通的橋梁,同時也是學校和家庭進行交流的紐帶。最后,班主任能夠為學生營建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為小學生的快樂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由于年齡原因小學生的心智尚不成熟,他們目前都還沒有建立正確的三觀,如果班主任老師一味地讓小學生按照成年人的做事方法和思維去處理事情,就非常容易磨滅孩子們天真爛漫的天性,這樣的做法是不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的。
現在的教學模式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班主任在教育管理方面的方法得不到更新,就只是簡單的使用監督式管理來約束小學生。所以在實際生活中和平時的課堂學習中,小學生對自己班級的班主任形象就是嚴肅刻板,甚至有些害怕的。其實班主任可以多多改變自身管理模式,根據自己班級小學生特點擬定管理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在很多小學尤其是一些農村小學中,班主任沒有根據教學需求來制定班級制度或規范,學校大多會用《小學生守則》等比較泛化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學生的行為,這些籠統的規則與小學生實際學習和生活不符,讓學生意識不到遵守規章制度的重要性,所以學生常常發生一些不合規定的事情,像逃課、課堂上說話或做小動作、作弊、欺負低年級學生等,這些行為與學生準則嚴重不符,也會嚴重影響學校風氣和班級環境,對學生產生極不利的影響。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論何時都應該遵守一定的制度和規范,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制度和規范對于他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適度的約束和規范有助于學生培養正確的為人處世的態度,同時養成好的行為習慣,這些都會讓小學生受益終身。班主任應根據班級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具有針對性的規章制度,以此優化學生的學習環境,為他們更好的學習文化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除制定好規章制度以外,班主任老師應該嚴格按照規章制度來約束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同時,根據規章制度的行使情況來適當制定獎懲制度,每月進行評比,對于當月內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而對于那些違反規章制度的學生,應該根據他們觸犯規則的情節給予相應的懲罰,小懲大誡,讓小學生在每一次懲罰中積累經驗和教訓,以規范他們后續學習和生活中的行為習慣。
班主任老師的工作一般比較多,他們可能不會及時了解學生的動態,這就對班級管理產生嚴重的影響。為了更好的管理好學生,老師應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相較于成年人而言,小學生更重視老師或學生對于他們的認同感,因此,班主任老師可以定期在班級中選舉出學習和生活的“榜樣”。用榜樣的力量來激勵和鼓舞學生,以此進一步促進班級管理。班主任老師可以在教室的某一個角落設置“光榮榜”,每周或每月進行班級評比,選出當周或當月在學習、生活等方面表現極為優秀的學生,把這些優秀學生的名字、照片貼在光榮榜上,同時給予他們一些實用的物質獎勵。在好勝心和“攀比心”的驅使下,小學生之間會快速形成良性的競爭局面,在相互比賽相互趕超的過程中,小學生的學習態度、行為習慣等都會有明顯的進步,班級管理工作也由此變得更加輕松。
高效溝通是提升班級管理效率的重要基礎。班主任老師不僅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更是一個班級的引導者,其對于學生的尊重、包容的態度直接決定了班主任同學生間的溝通效率。所以,在日常同學生進行溝通時,班主任老師應放低姿態,用友好、平等的語氣和態度來關心和尊重每一個學生,學生在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信任之后,自然會對班主任敞開心扉,交流效果便會事半功倍。在學生犯錯的時候,班主任更應該注意同學生溝通的態度,老師應先讓學生明確一點,無論何時何地,班主任都是相信并包容學生的,在此基礎上再來分析學生的錯誤,嘗試著詢問學生,在某些事的處理上,能否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這樣先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認可和包容,以此為基礎,學生會更加誠懇、積極的配合老師,而通過詢問的形式,更容易同學生之間產生互動,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和反思。由此不僅能夠糾正學生的錯誤,讓其引以為戒,避免后期再犯同類錯誤。又能讓學生通過此事而更加信任和尊重班主任老師,在后續學習和生活中,學生同班主任老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便會更加順暢。
班級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陣地,因此,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學校的辦學質量。班主任基于自己特殊的身份,工作內容繁雜,教學任務繁重,要想順利開展班主任管理工作,必須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去關愛學生、融入學生,以班主任的智慧去管理和領導學生,從而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