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萍
(巴彥淖爾市第一中學,內蒙古 巴彥淖爾 015000)
1.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急劇增加。
2.情感更加豐富多彩,逐步趨向生刻而穩定。情感情緒體驗強烈,兩極性比較突出。對生活與活動充滿激情,朝氣蓬勃,善于明辨是非,有理智感,但有時也有盲目、狂熱、沖動,不計后果。
3.自我意識逐漸成熟,遇事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多自覺性,少盲目性。渴望別人關心了解自己的成長。自我評價比初中時更現實、客觀、全面。
1.音樂審美態度就興趣而言,多數喜歡流行音樂。上課時感興趣的內容愿意聽愿意學,不感興趣的內容消極對待——干別的或睡覺。與初中生反差較大,初中生不感興趣,就用“搗亂”來干擾。
2.音樂感知正在逐年提高。要想使音樂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就要針對中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氣氛。
1.在教育觀念上,確立現代教育思想理念,沿著新課改的思想前進。
2.在教學方法上,不斷學習借鑒綜合創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習借鑒,即學習借鑒我國教育歷史進程中各種教學思想、教學方法的精華,并合理運用到教學活動中;綜合創新,即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從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等多方面進行創新設計,吸引學生的注意和興趣。
3.在教學內容上,倡導音樂與相關文化有機結合,擴大學生知識面。
4.在教學形式上,創造多渠道的音樂教育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
1.寓教于樂原則。教學都具有教育功能,音樂學科更具有寓教于樂的優勢,引人入勝,更可以輕松地使用一些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在樂于接受、樂于學習的狀態中進行。
2.參與活動原則。參與音樂活動,是幫助學生進入音樂的最佳途徑。讓學生直接參與音樂活動,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音樂學習的主人,學生親身參與音樂活動,既能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又能在音樂活動中鍛煉和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3.情感性原則。音樂是情感藝術。音樂的情感特征決定了音樂教學必須堅持情感性原則,決定了音樂教育必須遵循音樂藝術的這一特殊規律。
4.科學性原則。音樂藝術本身具有科學性的,而作為以音樂為內容的教學活動,就更應突出其科學性。
音樂與影視
1.在欣賞影視音樂的過程中,對這一音樂產生濃厚興趣,并獲得豐富的體驗與審美的享受。
2.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出影視音樂的基本概念及特點;能辨別影視音樂中的主題歌、插曲、主題音樂、場景音樂和背景音樂等幾種常見的類別和形式,并簡述音樂在影視中的作用。
3.為影視配音樂。
1.情境導入
師:今天我帶領大家一起欣賞影視音樂,首先我要考考大家,我唱,大家說出我所唱曲目的名稱,并告訴我它是哪部電視或電影中的歌。
師:“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為什么這樣紅......”
生:“《冰山上的來客》”。
師:“你挑著擔,我牽著馬......”
生搶著回答:“《西游記》”。
師:很好,這些都是大家喜歡的影視歌曲,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了解影視音樂。
2.導入新課
影視音樂是什么?影視音樂怎樣產生的?為什么影視音樂在影視中不可缺少?
(1)簡介影視的由來,播放視頻——有聲和無聲電影,對比觀看后讓學生說體會。
(2)播放三段視頻讓學生依次討論每段視頻中音樂與畫面的關系。
《第五號匈牙利舞曲》卓別林表演 (音畫同步)
《與狼共舞》獵牛場景 (音畫平行)
《辛德勒的名單》屠殺場景 (音畫對位)
學生很快總結出一和三分別是統一和對立的關系,經老師引導,學生很快做出判斷,理解第二種是平行關系。
(3)再通過兩段視頻——《泰山》星星發現泰山那段兒和恐怖片片段讓學生討論總結音樂在影視中的作用。
生:“烘托氣氛;預示劇情;設置懸念;塑造形象......”說出了音樂在影視中的很多作用。
老師繼續以《泰山》為引導,同學們分別了解了影視音樂中的主題曲、主題音樂、插曲、場景音樂、片尾曲和背景音樂。最后,老師放了許多大家熟悉的影視歌曲:“枉凝眉”“好漢歌”“我心永恒”......大家都一起跟著唱,將本節課推向高潮。
3.實踐活動——我為影視來配樂或我為音樂來表演
播放一段武打視頻,同學們用口技編配著各種效果,引起一陣陣的笑聲!
播放一段“豬八戒背媳婦兒”的音樂,同學們積極參與表演各有所長,還有所創新,更是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小結:這節課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一節課,師生融為一體,配合極好,學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積極思考、討論老師布置的每個問題,最重要的是學生都愿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而且都落落大方毫不拘謹,發揮想象勇于創新,讓我覺得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同時也受到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
音樂欣賞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擴大學音樂視野,提高音樂的感受、理解、鑒賞能力,以及發展想象力,拓展想象力,豐富感情,陶冶情操,還是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新課改要求的趨勢下,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由于學生個性差異、知識層面等因素的制約,他們喜好的音樂也千差萬別,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因材施教,并據此找到教學的切入點,因勢利導,盡可能挖掘出大家共同的興趣點依次為基準開展教學,將手中的“指揮棒”變成引領學生探索美妙音樂世界的“引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