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二年
(廊坊市第十五小學,河北 廊坊 065000)
馬克思對于“勞動創造人”的偉大論斷指明了勞動對于人所以為人以及勞動對于人的發展的重大價值,勞動不僅創造了人類,也是人類的本質特征和存在方式。習總書記提出:“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是對人類文明進步規律的重要詮釋。”在北師大版教材一年級上冊“古人計數(11-20各數的認識)”一課中,改版后本節內容的課題由原來的“捆小棒”更改為“古人計數”,并增加了“古人計數”的主題情境圖。在通過擺一擺、數一數,認識比10多1的數的時候,我們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鼓勵學生一起讀出11-20各數后,提出了如下問題:小朋友真了不起,會認、讀這些數了。但是這些數是怎么創造出來的呢?讓我們一起從“古人計數”說起。“古人計數”這一文化史的自然介入,讓學生模仿古人用手指頭來數羊,數到10后,手指頭不夠用了,由此思考:新計數單位是怎樣產生的?不僅知道10的后面的數是11,體驗到了“數(shù)源于數(shǔ)”,而且感受十進制的起源,滲透了數學文化。我們想,這傳遞的是一種觀念的改變。我們的教學不僅僅是認識11-20各數這一知識的結果,而且要通過“古人計數”的故事,滲透自然數的產生與發展過程。從“基本數學→數數階段→實物計數→手指計數→符號計數”這一過程看出,人類在漫長的生產勞動中創造了文明。人類取得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勞動創造,在艱辛的勞動過程中彰顯了人類智慧。
適應社會是每一位學生成長必然經歷的過程和要求。通過勞動教育幫助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只有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實踐中去才能切身體會勞動的辛苦、不易,才能獲得直接的情感體驗,產生正確的勞動觀念。在數學活動中滲透勞動教育有助于讓學生在勞動中發現問題并且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積累經驗,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北師大版教材一年級上冊“整理房間”一課中,教學目標首先是在觀察、比較、交流等活動中,初步體會分類的含義和方法,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作用,獲得分類的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其次是能按一定的標準,對物品進行整理分類,初步體會對物品進行分類的過程就是尋找事物共同屬性的過程。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分類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因為他們整理過自己的房間、整理過自己的書包等。但大多數學生在對物品分類時分得不完整,或不理解分類的標準,更有學生幾乎沒有感受過分類的作用,這就很難形成分類的意識,也就很難在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在這節課中,我們首先對比笑笑和淘氣的房間圖,體會到整理的必要性后,再觀察笑笑房間的物品是怎樣擺放的,使學生得到整理房間的間接經驗。再讓小朋友動手操作,通過實物圖整理自己的房間,在自主探索實踐的過程中體驗分類整理的方法,積累分類活動的經驗。對于低段的孩子,溫馨的家庭充滿著孩子做配對與分類游戲的機會。最后,我們在課堂中加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配對與分類的環節:1.讓孩子在餐桌前準備吃飯的餐具。2.讓小朋友把將要放入洗衣機清洗的衣物進行分類。3.書房的筆筒里可能有一大堆筆,不知道還能不能用,這時該怎么分?4.將零錢進行分類,或幫媽媽整理錢包。5.打開家里的工具箱認一認,再分類。“小勞動,大思考”,在低段數學教學中,我們適時地在“綜合與實踐”活動中將數學教學與勞動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進勞動習慣的養成,進一步提升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
熱愛勞動是一種美好的品德,是內在的優良品質。將數學特殊的自由的美與勞動教育相結合,使學生真正參與到勞動實踐中并取得成就,獲得他人與社會的肯定,在此過程中產生愉悅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正是勞動創造美的一種體現。北師大版教材二年級下冊“欣賞與設計”一課,要求學生在學習了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基本圖形的基礎上,通過欣賞漂亮的圖案來分析基本圖形,使學生能用這些基本圖形設計出漂亮的圖案,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因此,在設計這節課時,我們首先通過讓學生觀察衣服圖案及淘氣家裝修的各種漂亮的墻磚、地磚、地毯、窗簾等圖案來引入教學。這個環節的教學是先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然后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這些圖案里有我們學習過的基本圖形,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并與現實生活密不可分。這種密切聯系學生生活情境,運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進行學習的情境創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個教學環節中,引導學生欣賞各民族服飾的圖案及各種刺繡、蠟染等,體會這些帶給我們的震撼,讓學生充分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堅韌的優良品格。在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案的特征時,訓練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學生能從各種圖案中分析出基本圖形,并能添加輔助線明晰基本圖形,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欲,使學生在欣賞美、感受美的基礎上去表現美、創造美。
從人類的進化過程和社會的發展歷程來看,勞動是一切發展的基礎,勞動幫助了人類認識世界。數學教師要合理地將勞動教育滲透到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改變過去勞動教育僅僅依靠勞動課的思維觀念,真正將勞動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學的點點滴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