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娜
(唐山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唐山 063300)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漸推進,各大高校開始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程度,思政教育成為高校教學的重點。高校護理專業學生由于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發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社會負面消息的影響,從而產生道德失范、心理困惑以及誠信缺失等現象,嚴重阻礙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高校護理專業要對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度的思考與把握,從而針對性的提出最恰當的教育方案,在進行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學之外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變教學觀念,完善教學內容,從學生角度出發將專業知識教學與思想政治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將學生培養成符合社會要求的新型人才。
隨著社會的發展,護理專業作為社會正常運行的基礎專業受到社會的重點關注,其中對于護理專業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具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成為社會護理行業的急需人才。但是在我國護理行業的教育制度、考試招生規則以及就業考核制度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限制,從而對學生的就業造成了較大的難度,導致護理專業學生的思想會產生一定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護理專業學生的就讀率以及就業率,因此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族學生的當前需求,學校必須從專業知識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方面入手,不斷推動思想政治教學的進步,促進學生的思政水平提高。
護理專業是一門綜合類的學科,其包含廣泛的學科知識,再加強高校學生的自學能力尚未發展成熟,僅靠學生自學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師的教學對護理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高效護理專業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是在某個固定護理專業領域中選拔上來的,在其負責領域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但是沒有形成系統的教學觀點,不能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教學,再加上部分教師的教學經歷較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習特點不能做出精準的把握,導致學生的問題不能被及時地發現并糾正,阻礙了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
雖然高校護理專業提高了對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教學,但由于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使當前的教學方式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仍低于應有水平,因此高校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必須從教學方式以及重視度入手。在高校護理專業進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學校要做到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知識教學相結合,使思政教育貫徹到護理專業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從學生出發,保證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積極的互動與交流,及時掌握學生在思政方面存在的補足并進行糾正,為學生建立合格的思想政治體系。
教師是護理專業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學習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來源,因此要高效率的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必須加強師資力量,保證教師的教學水平。在進行師資力量建設時,高校可以建立輔導員選拔制度,通過教師之間的競爭與表現,選拔出具有專業護理技能及優秀思想品質的教師作為輔導員,保證輔導員能夠明白自身的教育職責,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做到及時的監督與糾正。同時學校也要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對思想政治出現偏差的教師進行及時的思想糾正,并通過較適合間的交流使其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從而進行自我完善與糾正,實現教師團隊的專業化。
由于社會結構的變化使護理專業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學生的就業壓力較大,再加之護理專業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在進行護理專業學習時有較大的壓力,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心理煩躁或是抑郁等現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況,及時進行心理素質教育,通過正確的學習觀與就業觀的教學引導學生正確的面對護理專業的學習與就業,使其保持積極的心態,以良好的心理面對社會大環境。
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人才的主要場所,在進行學生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到專業知識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從學生出發,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護理專業作為一門綜合類學科,高校要格外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改善教學方式、加強師資力量建設以及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健康引導等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保證學生能夠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社會環境,從而實現自身的穩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