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華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1120)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其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課又是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核心課程,是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中學分最多的一門主干課程,是對高職生進行價值引領與思想塑造的靈魂課程,對高職生樹立三觀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針對概論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嘗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已有成績距離黨和國家的要求尚有差距,仍需冷靜分析當前面臨的形勢,正視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概論課教學存在的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法單一、實踐育人效果不佳等問題,改革創新,加強教學研究,以合理的教學設計激發高職生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概論課的獲得感,有效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職概論課教學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依然存在教師一言堂、高職生主體作用不夠、脫離高職生實際、缺乏親和力和吸引力等現象,致使高職生學習概論課的獲得感降低。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這啟發我們,概論課教學改革必須立足高職生,以高職生為本。研究新時代背景下高職生學習新特點和心理發展新需要,基于學而教,以新“配方”、新“工藝”、新“包裝”來滿足他們對概論課的期待和成長發展需求,從而增強高職生學習概論課的獲得感。
新時代的高職生是在新媒體技術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的學早已突破傳統時空概念,呈現出多元化、網絡化等特征。因此,使用新媒體技術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深受新時代高職生喜愛,是增強概論課親和力和吸引力的有效“配方”。首先,開展好線上教學。借助超星學習通、智慧職教云、藍墨云班課等平臺開展好線上教學,利用QQ 群、微信、微博、論壇等社交軟件展開師生互動,及時了解高職生思想動態及關注的熱點話題,有針對性實施教學,引導高職生釋疑解惑,增強其學習概論課的獲得感。其次,借助新媒體技術開展課堂教學,增強課堂教學親和力和吸引力。如將教學重難點綱舉目張羅列出來,課前發至高職生學習的上述平臺,供其課前研討,課后熱議,課堂推舉代表梳理發言,展開討論、師生互動,提高高職生學習參與性,彌補概論課教學班級人數太多,課堂教學參與率不足問題,實現個性化學習,增強高職生學習概論課的獲得感。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實踐是概論課立德樹人和高職生踐行知行合一的必經之途。針對當前高職概論課實踐育人主題過時、形式單調、管理松散等問題,建議科學設計有效組織實踐教學,增強實踐育人實效性。一是建立健全一支由專兼職思政課教師、企業行業全國勞模、大國工匠組成的穩定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精心設計和組織實踐教學;二是堅持與時共振,選取熱點素材。如將中國戰疫制度優勢題材融入概論課實踐教學,引導高職生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增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三是多樣化設計,豐富實踐教學形式。如課前宣講、課堂辯論、課件展示、課堂表演、微視頻展示等;四是編寫實踐教學手冊。嚴格遵照實踐教學手冊開展實踐教學,提升對實踐教學的指導作用。
概論課考核重在考查高職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力求全面、客觀、公正地反映高職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思想道德品質。為此,必須改變使用一張試卷定成績的傳統考核方式,堅持以閉卷統一考試為主,兼顧開放式個性化考核,注重過程性考核。
1.注重過程性考核,提高平時成績占比。比如,新學期開課前,把課堂出勤、課堂筆記、課堂討論、課堂辯論、課件展示、課堂表演、微視頻展示、課前宣講、課后作業等列為平時成績之列,并細化各項比例,通過提高高職生課堂參與率來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兼顧個性化,過程性考核方式多樣化。如通過讀經典、講故事、唱紅歌、寫體會(作業)、做課件(微視頻)、解案例、辯主題等,采用高職生自評、互評與師評相結合的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激勵高職生在考中學、學中考,調動其學習的興趣愛好,增強學習的獲得感。
3.探索黨委統攝、各部門聯合、馬院協調落實的全員全方位考核方式。如馬院與組織部、教務處、學工部、團委及各二級學院黨支部聯合,共同構建反映高職生思想道德素養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電子檔案,并將其作為高職生概論課學期末綜合成績的一部分,以全面反映高職生學習概論課的綜合素養和踐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