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東段鄉第二小學,河北 廊坊 065702)
發現法的創始者之一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說:“發現不限于尋求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確切地說,它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方法。”我國古代《學記》總結的“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啟發式教學原則與發現法的精神是一致的。作文教學不但要用啟發式教學,還要引導學生善于創新。
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風格,不應被老框框套住。面對改革,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重視作文的指導、批改和評價,這也是作文教學在命題之后的三個重要環節。
通常講的“指導”是指教師除了題目之后所做的指導,又叫作前指導,作前指導的主要任務是“啟發學生寫作文的興趣,明確作文的要求,展開作文的思路,指導學生選擇材料,組織材料。”
根據這一任務,作前指導一般采取四個步驟:其一,了解題意 教師出題后,要把題目的中心思想和寫作要求講清楚。這個題目要解決什么問題?寫作上有什么要求?是學生對寫作意圖有明確的印象。其二,選擇材料 圍繞中心對要用的材料進行組織。哪些該寫,哪些不該寫,哪些要詳寫,哪些要略寫?在這個階段,教師要打開學生的思路,利用學過的課文中可以吸收的精美詞句和學生平時對事物的觀察進行啟發,激起他們的回憶和想象。此時教師最好針對所命的題目,作一篇短小精悍的即興口述“范文”。以便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創新意識。其三,安排結構 哪些材料先寫,哪些材料后寫?哪些穿插寫?怎樣開頭和結尾?怎樣過渡?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想出的材料組織在一個提綱之下,把各段內容充實起來,完成初稿。檢查整理初稿以后,要求學生檢查一下,內容有沒有空話和廢話。語言是否通順?結構上有無不銜接,重復,顛倒的地方?標點對不對?在草稿上加以修改。
當然,寫作指導要根據年級的不同有所區別。低年級的作文,內容和材料最好全班統一,寫作次序和詞句,最好事先研究,這是正確培養學生作文能力的必經階段。隨著年級的升高,就必須減少對學生的幫助。(比如:減少教師的口述即興范文)以便加強學生寫作的獨立性,如果教師指導過細,就會限制學生的創新思路,促使學生作文格式化。
批是批評,有總批和眉批兩種。總批寫篇末,就學生作文的思想內容.篇章結構上的重要問題,加以總評,指出注意事項。眉批寫在眉端,指出用詞、造句、標點等方面的部分優缺點。
改是修改,有文字修改和符號修改兩種。改的范圍包括思想上、結構上、用問句造句上和書寫上的錯誤。改的方式不外“刪”、“換”、“補”、“調”四個方面。符號修改則是教師在學生作文錯誤的地方,用各種不同的符號標出來,叫學生自己修改。符號修改可以培養學生自覺地掌握語言的能力。但要注意量力性的原則,而且要加強檢查指導。
批和改是結合起來的。如果學生作文中發現整篇整段有問題,就用批,使其知道怎樣改正,個別詞句有問題就只改不批。有的重要的修改,雖只有一個詞、一個句子,也要加批。總之,二者相互結合,批是改的說明,改是批的實例。
在批改時要注意如下幾點:
其一,要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批改學生作文,一般采取多保留、少刪削,多鼓勵 少批評的原則,既要嚴肅指出缺點,又要看到學生的進步,加以鼓勵,適當指點。王筠《教童子法》中指出:“少改易之,以圈為主”確屬經驗之說。
其二,批改要適合學生的接受能力。批改作文,要以學生原來的寫作水平做基礎,多用通俗的語言,不使用學生難懂的抽象術語。教師寫的字要清楚、端正、美觀,對學生能起到示范作用。
其三,批改要針對學生不同情況進行有效指導。學生對于感知、回憶的事物和現象的反映有四種類型:(1)能詳細描述看到的一切,但只能列舉,而不能聯系整件。(2)能把所看到的個別事實和現象加以聯系。(3)不描寫所見的事實,也不加聯系,只是表達自己的印象和情緒狀態,或某種道德的色彩。(4)只是說出自己的知識,而不是直接觀察,多教學生通常是屬于第一種類型
其四,批改時教師要寫點筆記,積累資料,著重記錄全班作文中的主要優缺點和把批改過程中的感受,記錄班里個別典型材料,為講評做準備,也有利于總結經驗。
作文講評是前一次作文的總結,也是一次指導,它的目的在于和學生共同研究寫作上的優缺點,知道好在哪里?錯在哪里?為什么好?為什么錯?
講評的方式有:
其一,典型性作文的集體講評,教師可選上、中等學生的習作印發或抄在黑板上,引導學生集體評講。
其二,全面分析,重點講評,先由教師總述全班寫作情況,肯定成績,指出缺點。然后根據寫作指導提出的要求,結合習作實例,重點講評。
其三,佳作欣賞,即選取學生的佳作在課堂上朗讀,有時候全篇,有時讀一部分。也可采用傳閱稿登墻報的形式,這是適合學生興趣,達到相互學習的好辦法。
當然,講評中也可針對學生在語言運用上存在的問題布置一定的語文知識練習。我們的任務是要求學生觀察認清所看到的東西,既能掌握主要的,又能認清細節,把事實能連成一個整體,分清主次,說出自己的印象,做出結論,必要時還要說出以往已知的知識。理想的類型應該是混合的類型。根據學生感知事物的思維特點,我們批改作文要針對學生不同情況來進行,發揚其優點,彌補其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