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通化縣同德實驗學校,吉林 通化 134100)
當今時代,英語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得更高的考試分數,更是獲取知識、增長見識的重要途徑。而英語學習又離不開英語閱讀,如何培養閱讀能力便變得尤為重要。接下來我就幾個方面來淺談一下如何培養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
英語閱讀能力是聽、說、寫、譯的基礎。英語閱讀訓練是英語學習的核心。閱讀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從句子到段落,從段落到文章的理解,都要通過仔細閱讀來完成。因此,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指導,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語教學中一項艱巨而又緊迫的任務。對于現在的初中生,能夠接觸英語、學習英語的最有效途徑還是課堂,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引領學生成為課堂上的主人,腳踏實地,把握好課堂上的每一分鐘,每一秒鐘,讓每一堂英語課都變得有意義,提高課堂有效性,落實好每一個語言點,提高課堂效率,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僅僅傳授知識是不夠的,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就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英語閱讀教學中要突出“學”字,從讓學生“學會”轉到培養學生“會學”,授之以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陶行知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學會怎樣學習,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接受新知識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識的遷移,并使學生受益終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學習也是如此。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興趣,學生們才會熱愛英語,從而熱愛英語學習,課后通過閱讀來學習英語,也是一個有效方法。那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后英語閱讀,還是有方法可循的。(一)尋找主題句,抓住關鍵詞;每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個段落只有一個主題思想,每個段落都有一個句子表達這個段落的主題思想,這個句子叫做主題句。大多數主題句出現在段首,有些主題句出現在段尾,也有少部分的主題句出現在該段中間。但一般文章的寫作都是遵循把重要信息放在第一句這種原則,所以“首行”讀法對于學生讀自己非常熟悉的題材的文章時尤為適用。它可以幫助讀者先在頭腦里樹立整篇文章的內容框架,然后再補充框架,仔細閱讀。(二)首末段落與各段首句讀法;每篇文章或章節的首段和末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作者會在首段里陳述他的寫作意圖,也可能會在尾段里對整個章節作出總結。因此,應十分重視首尾段落。同時,還要重視各段的第一句,因為往往首段后的各個段落是對首段的展開。再有,重視各段首句可以彌補有時首段陳述不詳的缺陷,解決末段綜述性話語里的疑難問題。(三)學會跳讀;跳讀的目的是要從文章中查閱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要采取豎視視向閱讀,即眼睛不橫向視讀,要豎向閱讀,對于每行的文學只讀關鍵詞,非關鍵詞不用注意。對關鍵詞也是一掃而過,因為豎視視向閱讀或者掃視關鍵詞都是在掌握主旨大意后對其他部分的閱讀,速度必須快。關鍵詞是指主語、謂語、賓語;文章標題、引號部分、粗體字、黑體字、大寫字、斜體字、劃線部分;承接語、過渡詞;代詞、動詞、形容詞。(四)正確判斷和推理;在讀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還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據作者使用的語言、敘述的事實、引用的例證、人物的對話及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等推斷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么,作者想要說明什么問題、表達什么觀點及持有什么樣的態度。這是一個通過表面文字推測文章深層含義的判斷、推理過程,能推動學生積極思考,培養較高的理解能力、準確的判斷能力和果斷的推理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有利于學生順利地閱讀文章、理解文章,提高閱讀效率
英語是一門語言,不光單純的輸入,還要勤加輸出,多加交流不失為一種好辦法,但往往學生們是話在嘴邊,卻不知從何說起,讓大家不免有些為難,又有些尷尬。其實在課堂上,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往往能夠說得很好,但是走出課堂,變得啞口無言,其實這就是缺少語言環境,那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幫助學生們創建良好的語言環境,比如舉辦個英語沙龍活動,小型英語論壇,鼓勵大家暢所欲言,英語歌唱比賽,等等。在剛開始的時候,可以給定幾個話題,到后來,可以讓學生們自主發揮,改變大家只有在特定的環境說英語的習慣。當我們語言輸出達到一定時候,大家可能會覺得自己所知道的,遠遠不夠,便想要了解更多,學習更多,便從心底里形成想要學習英語的想法,便又回歸到最基本的語言輸入,通過英語閱讀來豐富自己。這種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由語言輸出到語言輸入,是一種很好的良性循環。
總之,人生好比一幅巨大的畫卷,學習不能增加我們生命的長度,但是能夠增加我們人生的寬度,英語學習便是在這寬廣的生命長卷中填上幾筆絢麗的色彩,當英語閱讀不斷增加,我們的人生也會變得更加豐富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