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喜恩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前崗鄉中心小學,吉林 農安 130208)
前言:語文在小學教育中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語文教學水平的高與低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具有重要的影響,開展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就必須要增強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資源的利用率。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和發展下,有效的語文教學策略既能兼顧到傳授知識和培養興趣,又可以通過情感交流,幫助學生塑造文學素養和完善人格。與城市小學相比農村的小學教育在資源方面還明顯地落后,教學條件相對較差。農村小學語文老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思想,在實踐中總結經驗,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建立學習信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實現教學資源的高效利用。
現階段,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新教育理念的不斷滲透,農村小學教育較以往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是目前的農村小學教育現狀并不是很樂觀,仍然還存在著一些等待解決的問題。農村小學中大部分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隨著時代的發展,留守兒童也越來越多。他們父母大多數都常年在外面打工,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基本都是由老人照顧,這對孩子們的學習和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3]。農村小學的教學設施也相對比較單一、落后,由于教學資源的不足導致學習環境存在著很大嚴峻的問題。農村小學老師的教學理念都是陳舊落后的,教學的方法也過于枯燥、簡單,教學工具只有教材,大多數只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教材上的知識,學生面對枯燥嚴肅的教學方式也缺少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由于教學方法的缺乏導致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都無法得到良好的完善,無法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財富。因此,開展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是現今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利于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對普及全國素質教育有重要的影響。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主要工具,因此,落實教材內容是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前提[1]。農村小學語文老師是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要的啟蒙者和引導者,在教學之前自身要對課程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準備,要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注重落實教材內容的理解和體現,準確地把握教學方案的制定方向,打破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對語文知識點的陌生感。在一個班級中每個學生的思想和情感都是不同的,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老師要通過結合小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個性特點,接受能力的強弱和自身的知識水平,有針對性的設計好授課的方式方法,明確教學目標,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明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科學的設計好教學形式,課堂教學才能生動有趣具有吸引力。
農村小學生大多都是由老人照顧,在學習和生活中就難免會放縱和寵愛,他們的年齡較小,常常以自我的思想為中心,對自身的行為約束力和控制力都無法很好地掌控。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老師應加強對學生的關懷和關愛,重視情感教育的滲透,讓學生有幸福感,促進其獨立性的成長,彌補缺少家庭教育的問題。老師要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在學習中以平等的態度關心的對待學生,并且以學生的角度思考其在學習中的情感和行為。這樣可以使學生感到自己受到關注和重視,能夠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積極思想品質,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大膽地思考和探索。老師還要在學生的生活中給予重視,加強對學生情感關懷,要發揮自身的作用,關注學生的生活情況,以此提高幸福感,使其有思想上的自主改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開展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2]。只要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學習效率自然就會得到明顯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動物王國開大會》這一課程時,小學生年齡較小,動物是學生特別感興趣的東西,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將學生進行科學分組按照角色扮演閱讀本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促進學生全面思維能力的建立。
在傳統的農村語文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運用語言教學,使課堂氣氛變得枯燥,無法豐富學生的直觀感受?,F如今網絡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更新,小學語文老師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多方位利用信息技術的便捷條件,以全新的教學方式深入到學生的思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產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愛,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通過在課堂上播放動畫、視頻以及圖片,增加了課堂輕松的氣氛,提升了課堂學習的趣味性,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找春天》這一課程時,老師可以在課堂導入中播放春天在哪里這一歌曲,讓學生一起跟著音樂動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全體帶入到春天的氛圍中。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生機勃勃,色彩鮮明,通過結合信息技術教學,使課堂更具有趣味性、活躍性,加深了學生對春天的認識。
結論:總而言之,開展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成長與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農村小學語文老師作為教學的重要使者,應改變教學觀念,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創新并運用多樣化教學手段,優化教學環境,營造積極良好的學習氛圍,努力提升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工作效率,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