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群岷 仲繼燕 舒練
(重慶能源職業學院,重慶 402260)
早在很久以前教育業就對教育的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大部分的教育業人員都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并且將更多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結合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們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質量和水平。對于高職院校中的教師來說,大部分的教師認為幫助學生們提高學習質量的措施只能夠是不斷地加強學生自身的學習方式,往往會忽視教師自身存在的問題。在如今的社會背景之下,教師應當改變自身傳統的職能和作用,并且將自身不斷地完善和發展,從而成為擁有更加良好核心素養的角色,這樣才能夠給予學生們有效的教學。
對于大部分的教育業人員來說,很多人都會從一定程度上輕視了高職教師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認為在高職教學的教師大多數都是一些沒什么水平的教師,甚至有大部分的高職教師自己也會這樣認為[1]。在這樣的態度和看法之下,高職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必然會存在非常嚴重的降低,并且教師自身也缺乏了相應的自信,從而無法提供給學生們良好的教學成果。對于這種教師自身存在的問題,想要有效地對其進行解決首先一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需要對其進行分析和觀察,從而判斷出問題的所在之處,這樣才能夠從根源上進行解決。
對于高職教學中的教師來說,因為高職與普通高中教育內容不同,其教學的方向以及培養人才的目標都是為了以后在社會中能夠有一門專業性的工作,從而為社會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人才,而普通高中的教學目標則是為學生們提供全方面的知識教學以及綜合素質教學,對于學生們來說也都認為高職教學的水平會比普通高中教育的水平低很多,因此心中難免會對高職教育產生一定的偏見和歧視。對于教師們來說同樣也是如此,由于自身的教育水準比較低,從而來到這種學校擔任教師,教師也容易對自身產生放棄的念頭。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教師對于培養的目標和方向也沒能有一個準確的認識,認為這里的學生們多半也只是來混混日子的,因此在教學的時候自然也不會投入過多的精力。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差同樣也是一個方面的問題。
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們都是未來的職業人,因此在畢業之后走上社會往往是直接接觸到相關專業的工作和內容,但是大部分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往往都只側重于學生們知識水平的掌握,對于學生們自身的人格品行都沒有達到足夠的重視,因此讓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養成了一系列壞習慣,即便進入社會也無法得到企業的重用。這對于教師們自身來說同樣也是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內容[2]。教師在開展知識方面的教學之前首先需要教會學生們“做人”,只有掌握了良好的人格品行,上了社會才能夠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職業道德教育能力是高職教師需要掌握的一個重要能力,高職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引入相應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注重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視培養學生們良好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從而幫助學生們能夠成為受社會重視的人才。
對于學生們的教學來說,教師往往會在一些特定的時間點或者時間段給每個學生一定的評價,這種評價是幫助學生們直觀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學生們可以根據教師的評價來更加良好地完善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師自身的教學評價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但是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教師評價都側重于對學生們知識能力掌握程度的評價,從而忽視了對學生們綜合能力的考察和分析。這樣很容易讓應試教育的思想進入到學生們的靈魂之中,從而影響了其自身的一生[3]。因此教師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應當注重三個方面的能力培養,首先是學生學習評價能力,這個方面是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其發展做出合理的價值判斷。其次是課程評價能力,這個方面是需要教師在調查的基礎上對學校課程是否滿足社會對學生的需求符合程度進行判斷,從而不斷地完善課程來幫助學生們更好地進入社會。最后就是自我教學評價能力,這個方面則是需要定時對自身的教學過程進行評價,對于一些教學選擇以及教學過程進行不斷地檢討與反省,以此來完善自身的教學過程,從而促進更加良好的核心素養。
為了能夠有效地培養高職教師的核心素養能力,相關教育業人員也需要對高職教師的培養方式做出改善和創新,以此來從更加科學完善的角度來幫助教師發展和進步,從而為教育業輸送更多的人才。首先,有效地培養高職教師核心素養的方式就是加強職前培養和職后發展的銜接,在不完全的統計之中,大約有81%的人認為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地培養出高職教師的核心素養能力。為了有效地達到這樣的效果,高職教師在入職之前首先需要接受一定地培訓,傳統的應聘階段之中,大部分的高職教師都是直接入職,在入職之前都沒有接受到一個科學良好地培訓,從而導致入職之后無法快速地進行適應,就容易產生教學上的脫節。并且在入職之后也缺少相應的培訓和發展,部分教師就無法將自身的知識能力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從而導致了教育的脫節。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效地加強職前培養和職后發展的銜接,在應聘教師的時候通過面試的教師需要去參與一段時間的培訓,通過這樣的培訓來幫助高職教師能夠端正自身對于高職教學的態度,并且還需要對教師的專業素養進行一定地提高[4]。入職之后高職院校也需要對每個教師定期開展一定的培訓或者講座,在這樣的講座上面可以請來一些教育方面的專家,從而為每個教師提供良好的交流和溝通機會,那么教師在這樣的過程中自然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
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師認為在入職之后就不需要學習了,只需要依靠以前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來進行教學就足夠了,但是對于教育來說,教師自身其實也還算是一個學生,在學習方面永遠不會存在足夠的情況,但是部分教師想要學習卻缺少了相應的學習平臺,這樣也就導致高職院校的教師無法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因此高職院校應當為教師提供學習的平臺,這種培養核心素養的方法也是得到了將近82%的認可。
在高職院校日常的教學之中,校方應當為教師們開設專門的學習平臺以及交流平臺,如今的互聯網如此發達,校方就可以結合這種互聯網的技術來實時地展現一些最新的技術以及知識,教師就可以良好地結合這種知識和內容來進行教學,并且通過這樣的一個平臺教師與教師之間也可以進行交流和討論,從而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過程。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人們對于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都是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成績來進行評價的,這種評價體系實際上是存在問題的。因為當今的教學側重于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而教師所需要教學的內容也就從以往的教材知識內容轉變成為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學,以往的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已經無法適用。為了幫助教師自身的核心素養能夠提高,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也應當得到完善和創新,傳統側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體系應當改變成為側重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體系。對于教師的評價也應當進行一定地改善。在這樣的評價體系之中應當是側重于分析教師培養出來的學生綜合能力的掌握程度,通過這樣的一個評價體系才能夠幫助教師從真正意義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從而推動教育業地良好發展。
總而言之,在如今的高職院校教育之中,大部分的學生無法擁有一個良好的教學質量絕大多數會來自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核心素養能力。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們獲得良好的學習質量和效率,高職院校同樣需要對教師的核心素養能力培養進行重視,只有通過不斷地創新和發展,才能夠探索出更加科學合理的培養方式,教師的核心素養能力也能夠得到有效地提高,就能夠為社會輸送更多的人才,從而不斷地推動社會地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