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晗
(哈爾濱音樂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8)
對于大數據對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們深刻感受到,大數據由于其自身信息承載量大、信息檢索方便、信息模式多樣且共享性強的特點,為教育教學信息共享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而言也是巨大的發展機遇,傳統教育模式借信息化高速發展東風,不斷創新和豐富自身,必將得到良好的發展機遇。本文將從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出發,分析今天高校個性化音樂藝術人才培養現以及如何在大數據背景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實踐告訴我們:要想根據一個新的時代去創新教學模式我們就必須了解這個時代的特點。大數據隨著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對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大數據時代也就因此到來了。與傳統的互聯網存儲相比,大數據具有數據存儲量更大、新聞消息的時效性更高、數據的種類更加多種多樣、信息密度更高但有效信息數量較少的特點。將具有這樣特點的信息儲存模式應用到現實高校人才培養中,需要老師運用各種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效信息密度,并要求老師提高自身信息檢索的能力,加大課下備課量,主動為學生搜索對學生自身發展有益的信息,通過這樣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與傳統模式相比,大數據時代下的老師教授知識的方式在逐步演化,要練得一身本領,為學生準備好各種對學習有益,能充分提高技能的的知識和信息,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制定更加科學的學習計劃與更加清晰的學習目標。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的確為高校個性化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新的思路、更多的信息化技術選擇以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寶貴發展機遇。
高校要想使人才培養更加體系化和科學化,就須制定計劃和相關的人才培養目標,這就要求培養模式要順應時勢、切合實際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不斷拓寬和延展學習視野;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和目標時,要有明確的計劃,目標不宜過高或過低,以避免在人才培養的某個階段出現計劃缺失的情況。如果制定過高或過低的目標都會使學生對自身實力的認識不夠準確,這樣的學習之路是不利于學生未來發展的。
目前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每四年制定一個培養模式居多,或更多,如五年等,來培養學生。在經濟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大數據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就是多樣化和創新型,現實生活中,一成不變已不再完全切合實際所需,需提出因人而異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輔助,以此更高效率地促進和推動人才培養,提高專業知識和相關專業運作模式的質量和水平,努力實現知識的多樣化和創新發展,使傳統的教育模式得以注入新鮮的血液,獲得更好的創新和發展,避免在未來社會一味地重視藝術素養和音樂基本功培養模式,以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考核制度在大數據時代,順應時世潮流,不斷開拓進取。
無論我們在學校學到了什么,學到的這份知識都是要最終作用于實踐的,音樂藝術也不例外,這種音樂實習實踐對學生了解以后自己的進一步深造,更深入地認識自己要重點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教學計劃和課堂教學設計中,學校何老師應尤為注重,對音樂藝術類特長的實踐類內容的設置不斷增加,令學生進步、進取的視野更為廣闊清晰,制定好未來的發展規劃,明確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重點。評估考核機制也應隨著教學模式的發展進步不斷創新,強化對學生實踐內容的要求與考察,避免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得過于單一、僵硬,要更為靈活彈性,以順應時代的需要。
由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大數據時代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和更加便利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高校的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得以推陳出新、不斷進步,在大數據背景下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才能最終促進個性化人才的培養,高校要如何創新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本文認為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當前,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中需進一步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針對于此,高校必須緊扣大數據時代特點,培養時代需要的人才。大數據時代對人才的需求有多層次、多樣化的特點,針對這樣的特點,高校在招生過程中可以多設檔位,招收不同層次的學生,而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也要分層培養,在實際培養過程中可以把學生按基礎分為三類,每一類學生制定不同的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標,對于基礎比較不好的學生要加強對其專業技能的培養,而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在培養其專業技能的基礎上也要拓寬其知識面,加強對其其他技能的培養,讓其更加符合大數據時代對人才能力多樣化的要求,這種分層培養的人才培養方式更加符合大數據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可以培養出更多時代所需的新型人才。
音樂藝術的學習不但要注重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文化課作為基礎也是必備的。在大數據時代的今天,對人才要求的多樣化正向我們清晰地展示,音樂藝術要建立在正確、健康的觀念和思想基礎之上,如果不注重土壤和根基,一顆再好的種子也容易被浪費。作為學習音樂的學生,如果沒有足夠的文化素養,藝術之路也終究會走得坎坷,也未必長遠。針對這樣的情況,高校須注重建設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加強對音樂藝術學生文化素養培養。建立起科學的體制機制,促進教師在因材施教基礎上,不斷培養出優秀出色的音樂藝術學生,更好地貫徹國家和學校的新時代人才培養戰略及發展方向,結合實際,制定更為科學、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營造更為優越的人才培養環境與氛圍,真正培養順應信息化時代所需的“專業化、多樣化”音樂藝術人才。
隨著經濟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大數據正在對我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重大的積極影響。在音樂藝術教育教學領域,大數據也正引領著新一代音樂藝術教育教學理念的創新,音樂藝術高校要順應時勢發展,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制定更為科學完備的人才培養計劃,真正培養出時代所需的音樂藝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