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瑩
(寧夏中衛市第三中學,寧夏 中衛 755000)
新課程標準要求中學語文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通過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引導學生寫作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與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不斷創新寫作教學方式,希望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其教學中心仍舊難以擺脫拿作文高分的影響,導致學生作文寫作存在很嚴重的模式化問題,阻礙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學生語言運用與表達能力的提升。在中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運用創意寫作教學,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實現語文寫作教學目的。
閱讀量不足一直是制約學生寫作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學生寫作模式化的主要因素。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則需要提高其閱讀量。在創意寫作教學模式中,創意閱讀是培養學生創意寫作思維的第一步。創意閱讀包括批判性閱讀、知識性閱讀等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深入理解文本。閱讀與寫作是緊密聯系的,通過閱讀內化知識,在通過寫作外化的將知識呈現。由于創意寫作的獨特性,對學生創意閱讀的要求也相應提升。教師在學生創意閱讀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探尋文本內容,從不同的人物視角去理解文本,從而獲得更深入的文本閱讀體驗,實現培養學生的創意寫作思維的目的。
例如,在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課外現代文閱讀中,《溫暖的記憶》一文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溫暖的記憶”的含義。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分組分角色閱讀文章。通過閱讀,扮演“我”的學生就會想到“溫暖的記憶”是大年三十下著大雪的晚上,那個女人凌晨蹬三輪送我們回家時的熱情,以及堅決不多收錢的正直。扮演蹬三輪的女人的學生就會想到“溫暖的記憶”是有丈夫和兒子的溫暖的、完整的家。通過分角色閱讀,學生們會有各自不同的體會,教師通過與學生一起交流總結,幫助學生更深入的理解文本,從而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學會發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塑造人物,提高寫作質量。
學生寫作過于模式化問題的形成,重要原因是傳統寫作教學模式的形式化。通常情況下,中學語文寫作教學都是教師給予學生寫作命題,然后學生根據命題自我理解進行寫作,最后教師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修改等。學生接受的寫作教學模式僵化,導致學生難以提起寫作學習的興趣,只會簡單的套用固定模式,造成學生作文千篇一律。“寫作工坊”這一理念最早是由愛荷華大學提出的,由十到二十名學生組成寫作團體,每個團體配備一名寫作經驗豐富的主講人。寫作團體通過開展活動、討論、小型演講等不同的方式,對特定的話題進行交流討論,實現思維的交流碰撞,擦出創意火花。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能力、個性等,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寫作工坊,教師作為主講人,在規定寫作命題材料后,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尋找切合命題的不同角度,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及時的幫助。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能夠培養起學生多角度思考,發揮創意性思維的習慣,學生不會在一拿到作文命題就只有一個寫作方向,造成寫作文章模式化。
很多時候,學生的寫作成果是對自己內心想法的呈現,學生可以通過文字來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情感、思想。在傳統的寫作評價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注重學生寫作的技巧性,并且對于學生寫作成果的評價同時都是由教師進行打分。教師在完成對學生的寫作成果評價、修改之后,寫作教學往往就已經結束。這種模式下,學生往往會覺得自己的寫作成果沒有得到重視,進而失去寫作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寫作成果,通過分享讓學生獲得滿足感。例如,在寫作完成后,教師帶領學生們開一個小型的朗讀會,學生可以自由上臺朗讀自己的文章,分享自己的故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鼓勵支持學生積極上臺表達自己的心聲,展示自己的成果,師生共同進行互動、互評,交換意見與想法。通過鼓勵性評價,讓學生體會自身的價值,增強學生的寫作動機。
創意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與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中學語文教師應當轉變寫作教學模式,開展創意教學,引導學生不斷提高寫作水平,發揮創新創意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