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軍
(河北省永清縣三圣口鄉中心校,河北 永清 065600)
教育改革以來,對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也有了新的規定和要求,閱讀一直是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們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在語文考試中,閱讀所占有的比值也是很大的,提高自身的語文閱讀能力不僅可以在考試中得心應手,還可以提高自身的語文閱讀綜合能力。在這種形式下,需要不斷完善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
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于一件事情只有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主動去做。閱讀也是如此,想要學生們主動積極地去閱讀,需要培養他們對于閱讀的興趣,產生閱讀興趣的方式有很多種。
學校可以每周安排一次閱讀課,學生們可以在圖書館任意選擇自己喜愛的圖書,安安靜靜地讀一段時間書,建議時長為2 節課,這樣的閱讀更有效果,當然,每個學生都會選擇不同的書籍,投其所好,這樣的閱讀更有興趣。閱讀完后可以要求學生們寫讀后感,相信很多學生都會主動去寫一寫自己對于所閱讀的文章的看法和理解。
現如今計算機網絡已經走入人們的學習和生活,在計算機網絡迅猛發展的今天,小學教師也理應學會運用網絡教學,逐步培養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例如小學四年級語文中的《田忌賽馬》這篇文章,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采用幻燈片教學的方式,通過幻燈片的展示與描述,學生在多彩多樣、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們也會加深對田忌賽馬的理解。將閱讀的內容情景化,這樣學生的閱讀學習感染力可以得到加強,在情景化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更進一步的了解作者的思想表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我們都知道孩子們的天性就是玩,教師們可以根據這點,通過開設游戲的方式展開閱讀教學,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得他們逐步愛上閱讀。例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第十冊《將相和》這篇文章時,某位教師在閱讀課上開設了一個“智慧星”的游戲,通過向學生們提問,學生回答對就可以獲得一顆小星星,得到小星星最多的同學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問題主要有下面幾個:為什么廉頗要向藺相如道歉?廉頗為什么要避開藺相如,他的權勢不是位于藺相如之上的嗎?最后藺相如接沒接受廉頗的道歉?你從這篇文章中學會了什么道理?這幾個問題都回答對可以獲得“智慧星”的稱號。學生們為了證明自己也會表現地很積極,這種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們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的行列中,最終愛上閱讀。
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表現為:先學習生字,句子,最后學習整篇文章,看似效率很高其實不然,往往這樣的學習方法顯得很枯燥無味,效率非常低下。因此我們應當轉變閱讀教學模式,可以通過從整體入手文章的方法,讀文章時,先把握文章的整體思想,這樣可以更容易的意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只要學生掌握了這些,整個閱讀學習的過程就沒有問題。和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優勢就可以凸顯出來。例如:對于一些閱讀文章,按照傳統的閱讀方法去理解文章顯得很難,學生往往無從下手,而改變原來的閱讀方法,通過從整體入手的方法,學生往往能夠參透作者的寫作意圖與文章大意。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很多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存在著一個問題,他們往往讀后不知道文章講了什么,帶著問題去閱讀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閱讀文章的印象,更加高效地閱讀文章。例如在學習《晏子使楚》這篇文章時,學生們讀完文章后,當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時,例如:晏子是哪國人?他是怎么巧妙地避開楚王的侮辱的?如果沒有按照這種閱讀方式,學生們是回答不上這幾個問題的,而采取帶著問題去閱讀的閱讀方式,學生們就會在閱讀過程中留意這幾個點,當學生們完成閱讀后可以向學生們提問,引發學生們的好奇心,接下來再帶領學生們一起閱讀,這種方法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師在給學生選擇閱讀教材時,要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他們所在年齡段的認知水平,盡量不要選擇那些偏難不易讀懂的閱讀材料,選擇時應當選擇那些新穎的,通俗易懂的,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文章。小學生通常是對童話類和神話類的文章感興趣的,閱讀這些文章,學生們可以獲得思想上的新體驗,這些對于學生的性格和人格的形成與塑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語文閱讀和人們日常的生活也是緊密相關的,閱讀的根本目的應該是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需要,使其產生學習語文的動力。閱讀教學不能為教課文而教課文,為教知識而教知識,必須應該緊密聯系生活。只有聯系了生活,學生們才會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發地去閱讀。例如一位教師在講解《落花生》這篇課文時,很多學生都覺得這篇文章的選擇很難,某位教師在講解時考慮到了這一點,他自始至終圍繞著作文的選材進行講解,學生們在閱讀完能夠明白一個道理。學生要學會在生活中觀察的積累素材,那堂課講得也是生動活潑,閱讀的效率可想而知。
綜上所述,語文閱讀在小學中高年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應當順應改革的需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尋有效的方式展開教學,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加強學生綜合閱讀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