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英
(中衛市第七小學,寧夏 中衛 755000)
古詩詞是小學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學生了解、學習、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途徑,更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鑒賞能力、語言能力的關鍵。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古詩詞教學,要強化,要突出,要創新,從而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發現,雖然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的表現還是令人擔憂。
教師在教學中不講究方式方法,大多是逐句講解,對其中的難字、生字進行解釋,然后讓學生背詩,背注釋。顯然,這種教學方法會導致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較為死板,所以很難進入理解式、情境式的學習意境,不能真正讀懂古詩詞。古詩詞的這種教學現狀,很難讓學生真正讀懂古詩詞,愛上古詩詞,更難以培養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難以提高學生運用古詩詞的能力。
好多教師對古詩的理解過于“課本化”,沒能聯系生活并適當延伸,更沒有自己對古詩詞的理解和認識。教師的古詩詞底子相對薄弱,影響了古詩詞教學。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如果直接讓小學生學習某項知識內容,他可能會為了學習而學習,也可能根本就進入不了狀態,產生逆反,影響學習質量。但是若把學習內容設計成一些實踐活動,不但能激發學生興趣,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小學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種天性,為學生組織一些活動。比如,開展古詩詞背誦考核任務,把古詩詞改寫成一篇作文,組織演講一首詩背后的故事,等等。教師在閱讀課上可以組織學生一起觀看《中國詩詞大會》,也可以在自己的班級、學校組織詞詩大會等。這些活動都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能真正調動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熱情。只要教師能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對于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對于學生學習古詩詞、熱愛古詩詞,都是一種推動
語文本是提高我們的生活能力,培養我們人文氣息的學科,為了從小培養學生的詩書氣質和語文素養,小學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就要重視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愛上古詩詞,走進古詩詞,才能深入理解古詩詞,從中汲取應有的營養。興趣一直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學生如果有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不但會完成課堂上的學習任務,而且課下也會主動、自覺地學習古詩,走進古詞的世界,感受詩中的意,詞中的情。如此,學生不但對詩詞的理解會大大增強,提高學習效率,也能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提升古詩詞的教學質量。一個人的心中如果沒有一些古詩詞,就不會有讓人欣羨的語文素養,更不會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出眾氣質。古詩詞教學中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采取有趣、有效的措施,把學生帶進古詩的世界和意境,提高古詩詞的教學效率,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方法就是背誦,教師傳統的教學也是讓學生背誦。雖然這是一種死方法,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積累學生的古詩詞,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不足之處是學生在不會欣賞、不理解的情況下背誦,也就是俗話說的死記硬背,既費力,又不會運用,這就失去了學習古詩詞的意義。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想提高小學生古詩詞的學習水平,就要通過自己的理解,教會學生欣賞古詩詞的美,理解古詩詞要表達的意思和情感,引導學生朗讀,增加學生對古詩詞的體驗,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實踐證明,學生通過欣賞朗誦,理解背誦古詩詞,不但能在學習過程中深入了解古詩詞中的情感和作者的思想,還能走進詩詞的意境,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實現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目的。
綜上述,古詩詞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尤其是小學語文,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入門階梯。從小給學生傳授一些古詩詞,讓他們通過學習、背誦、記憶,形成對古詩詞的正確認識,知道古詩詞不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更是語文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內容,進而重視古詩詞的學習。可以說,語文如果缺了古詩詞這部分內容,其知識結構就不會太完整,學生若缺少了對古詩詞最基本的學習和了解,其語文知識結構也不完善,更談不上深度和廣度。小學生雖然理解能力有限,在學習中不能真正體會古詩詞的意境和情感,但是從小學開始讓他們學習、接觸古詩詞,可以為他們以后更好地學習和接受古詩詞打基礎,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古詩詞的教學,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產生強烈的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古詩詞教學的目的,完成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