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華蓉 宋佳伊 羅芳
(重慶市黔江中心醫院,重慶 黔江 409000)
在當前新醫改形勢下,醫院財會制度影響著公立醫院的運行管理及未來決策和發展的方向,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公立醫院整體經營活動的發展。然而,當前部分公立醫院的財會制度仍然存在著很多不足,無法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為提升整體競爭力,應將財會改革進一步深化,使財會制度不斷完善,從而為公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推動力。
財務會計制度是公立醫院運營管理的基礎,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化,醫院財會制度改革不僅僅是促進公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的必要過程,也是一種適應醫療衛生經濟體制的創新。
新醫改中要求公立醫院實施宏觀管理,以提升服務水平為目標,進一步深化管理藝術的變革。在此過程中,需要以政府的要求為引導,不斷加快財務會計制度的改革速度,并以此作為公立醫院提升管理水平的途徑,在發揮醫院的公共服務能力的基礎上,提升群眾對公立醫院的信任度,實現現代化發展創新。財務管理改革可以有效提高醫院的管理質量,也是醫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因此要求管理者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財務管理改革,在發展的基礎上鞏固財會管理,發揮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心,從而推動醫療事業的發展進程,且醫院管理者和決策者們應該明白改革的重要性,在改革中積極介入經濟決策,從而為公立醫院的運營提供保障。
在當前新醫改下,雖然部分公立醫院已經對財會改革提高了重視程度,但改革還存在諸多問題,為公立醫院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
目前多數公立醫院只重視會計核算,聚焦醫院收支。新醫改下豐富了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內容,包括內部控制、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考核、資產管理等多方面內容,這種形勢下就要求公立醫院必須加快財務管理制度體系,促使醫院長遠發展。
雖然我國大部分的公立醫院已經采用了多級財會管理制度,保障全體員工都能參與到管理過程中,但由于當前的發展存在局限性,導致管理者以及大部分員工對財務管理的認識依然十分薄弱,認為財務只是做賬、收付款。像這樣根深蒂固的偏見還有很多,這種認知降低了財會改革的有效性。
從目前情況來看,大多數公立醫院財務信息化手段運用不強,財會數據分析能力仍然有待提升。公立醫院財會數據分析工作需要對不同部門中的信息進行搜索整理,且信息整體的過程非常復雜,包括資源、人力、建設、技術、財政等多個方面,因此在實際分析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溝通不暢或者信息遺漏等情況,影響財務分析的最終結果。
就目前情況來看,公立醫院財會部門人員綜合素質不高,雖然其中的一大部分從業人員都具備著優秀的工作能力,其中也有很多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員,但當前的財會管理已經不僅僅是收入支出賬目,更多的是對數據進行分析,并以電子、圖像、曲線等多種形式呈現。由此可以看出,公立醫院的財會部門缺少功能性專業人才,這也是阻礙醫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
明確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結合自身情況建立和完善醫院內部控制、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績效管理等相關制度;合理分配各個部門和崗位的職能職責和分工,增強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效率。確立科學、客觀的財務管理發展目標、考核體系,避免制度流于形式。
信息化是目前公立醫院發展所趨,公立醫院應加大信息化投入與建設,同時提升信息技術作人員及相關信息利用者信息化操作水平。財務人員要多渠道利用信息化途徑,革新財務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如某公立醫院在改革中首先對各個科室的標注功能進行一級核算,以此為成本核算提供詳細信息。其次,利用軟件設計生成詳細的信息流量表,使數據分析更加精確。最后,完善各種轉變和結轉的功能,以此統計各種復雜的收支狀況。
為了能夠讓新財會制度改革有效實行,必須將多方面制度整合。首先,領導必須對此加大關注力度,將現存問題及時改進。其次,可以通過培訓的方式要求相關人員需要加強財會新制度的學習和了解,使相關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實行新財會制度的重要性,將工作中的被動狀態轉為主動狀態,使執行力進一步提高。最后,需要注重財會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將醫院的業務流程進行重組和規范,從而保證財會制度改革能夠有效落實。
公立醫院在當前新醫改下,需要根據現行的各項政策要求,通過制定科學、有效的財會管理制度,將各項工作進一步完善,在此過程中需要對當前的問題進行分析解決,并不斷加強管理體系,充分發揮財會管理的導向作用,進一步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