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通喜
(貴州省紫云自治縣民族高級中學,貴州 安順 550800)
高中數學是一門抽象難理解的學科,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內容的設置上不夠生動新穎,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久而久之,學生會逐漸迷失在數學課堂教學營造的知識迷宮里。通過將問題教學法應用在數學教學中,學生會帶著解決問題的強烈欲望和目標,主動尋找數學之門的鑰匙,在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和克服困難的信心,即使是數學如此深奧的學科,學生也可以在問題導學法的啟發下獲得不錯的成績。
在每堂高中數學課程開始之前,教師通常會應用問題導學法作為課前導入的重要環節,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快速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師即將開展的數學教學課堂上,代替課前組織紀律浪費的寶貴時間,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水平,也將學生的積極性被問題導學法充分地調動起來,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為了讓問題導學法在課前導入環節中發揮更好的作用和價值,保證提出問題的有效性。教師在課前導入的問題一定要與即將開展的數學課程內容相關聯,學生會帶著問題開始新課程的學習,帶著強烈的好奇心開始接下來的數學探險之旅,進而起到很好的引導和啟發作用。同時還要保證問題要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學生在主觀意識上愿意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思考,產生探索和發現的動力。以“課前導入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意識,以及主動尋找數學真理的行動力。例如:教師即將開始數學教材《概率》這章中“隨機事件的概率”這節內容的教學時,課程教學開始之前在學生面前拿出了一個箱子和一個紅球,一個綠球,一個黑球和一個白球,分別將這四種顏色的球投入到箱子當中,學生的目光跟隨教師的操作凝聚在一起。這時教師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隨機摸出來兩個球,那么四種顏色的球分別有哪幾種可能?學生被問題的有趣性所吸引,紛紛開始拿出紙筆分析所有的顏色的可能性。教師也借著學生學習勁頭如此濃烈的狀態中提出這節課要學習的課題“隨機事件的開率”。在課堂導入環節引入問題導學法,更有利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狀態,從而快速地參與接下來的數學課堂教學安排,和教師一起探索數學的秘密。
對于高中數學這一門特殊學科,可以將學生分出劃分出很多的層次,學生接受能力和個體差異導致教師開展的數學課堂教學也要展開分層式提問。在保證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接受教師提出問題的難度系數前提下,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解決問題的行列隊伍當中,不讓任何學習層次的學生出現掉隊現象。分層提問還有利于激發全體學生的求知欲望,推進教師的教學進度,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開展的配合度,保證了數學課程內容的順利開展。例如: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在問題導學過程中采用分層的方式進行。對于學習能力差一些的學生,需要掌握三視圖中主視圖,左視圖和俯視圖分別是什么。對于學習學習中等的學生需要準確地說出物體的三視圖是什么形狀。對于學習能力強一些的學生,則要求能夠根據三視圖了解圖形的具體形狀。所以教師分別向學生提出物體的主視圖,左視圖和俯視圖分別看的是物體的哪個面。并拿出數學模具讓學生根據觀察畫出這個物體的三種視圖大概的形狀。最后在黑板上畫出一個物體的三視圖,讓學生大概嘗試說出這個物體的具體形狀是什么。在三種層次難度的提問下,學生按照自己的接受能力尋找解決的答案,并在循序漸進的題目當中獲得突破自己的勇氣和自信,從而逐漸地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多媒體是開展問題導學法十分有效的教學途徑,因為多媒體上資源豐富,表達方式直觀形象。學生也十分喜歡在數學課堂上融入多媒體技術,有效地增加數學課程內容的趣味性,更容易幫助學生理解抽象復雜的數學課程知識。因此,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展開對數學問題的思考和探究是十分不錯的辦法。例如: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教材中《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關性質》這部分課程內容的講解時,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加生動的感受兩個相似三角形之間的具體關系,同時向學生提出兩個相似三角形有怎樣相同點的問題,讓學生在教師接下來的演示過程中展開問題的思考。在多媒體上向學生展示了兩個相似三角形的特征圖形,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隨意地上下拖動這兩個三角形,在拖到其中一個三角形向另一個三角形靠攏的過程中,學生發現兩個相似三角形對應的三個角可以相互重合,并且將兩個相同角度大小的頂點重合后,兩個相似三角形的底邊保持平行的關系。利用多媒體展示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發現,讓學生從探索過程中感受數學的奇妙。
總而言之,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教師也要在問題的設置上多下功夫,保證學生可以在問題的引導之下獲得數學課程的啟發,從而幫助學生快速的理解數學知識,掌握解決數學難題的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