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華
關鍵字:情感教育 班級管理 小學
班級是小學生校園生活的主要場所,但由于小學生正處于發展的過程中,各方面都還不成熟,在自控力方面也比較差,因此,教師對班級進行有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小學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采用恰當的方式,制定有力的規章制度,規范學生的行為,這就需要在管理時運用情感教育的方法,當學生犯錯時不能一味地苛責,應當通過情感教育使學生明白自己的錯誤,了解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從而避免學生產生心理問題。
情感教育是指使學生認知情感的教學內容,具體指教師在課堂中通過科學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認知教學內容的過程中,產生對于情感的認知。
教師在進行情感教育時可以從情感的不同方面的特征入手,引導學生產生情感認知。首先,興趣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最大的推動力,使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在面對學習時更具有主動性,自主地投入到課堂中,從而推動班級管理的有序性;而創造性指在情感教學中,教師通過設計有效的教學手法或者溝通方式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地了解,使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班級氛圍更多樣,從而開拓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能力;審美性指在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共同產生的美好的體驗;最后,成功性指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給予學生成功感,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自信心,增強學習的自主性,從而促進班級管理的效率。
營造良好的班級環境可以讓學生在與教師進行課堂互動的過程中產生更直觀的情感體驗,與教師更好地進行互動,從而使學生對情感有更直觀的認知,也可以使教師更好地完成班級管理的工作。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可以通過情境創設的方法應用情感教育,情境創設法可以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情感情境,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其中,以便于教師進行正確的情感引導。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給予學生充足的空間,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具有靈活性與自主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情感教育中教師也應當注重學生的想法,讓學生在課堂中有獨立的思考空間,使教學過程更具有靈活性,并且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良好關系的建設,以便于情感教育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在二胎政策開放之后,很多學生都面臨著與兄弟姐妹相處的情況,那么,對于學生情感觀念的引導則變得更為重要,多子女家庭中的學生會比較在意自己存在感,而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則有較強的自尊心,因此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對每個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并及時作出引導,保持耐心,不因成績好壞而有所偏袒,一視同仁,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其的關心愛護,逐步產生對教師的信任,積極配合教師在班級的管理中的工作,進一步突出情感教育的意義。
集體活動是進行情感教育的一種有效的方式。集體活動具有多樣化、趣味性等多種特點,因此對學生來說也是比較具有吸引力的。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有更強的自主性,以便于學生更好地接受情感教育的內容。
比如,教師可以在每周的班會活動中給學生們通過不同的形式傳授一些生活常識,從而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采用競賽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并為比賽設置一定的獎懲措施,將情感教育的相關內容設計到競賽的題目中,競賽中的勝出者獲得相應的獎勵,末尾的幾名則會有對應的懲罰,激起學生的勝負欲與求知欲,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受到情感教育的引導。
在小學階段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是小學教學活動的基礎,小學教師采用恰當的教育方式進行情感教育,引導學生對情感有正確的理解與認知,正確對待班級內同學之間的良好交往,形成和諧的班級環境。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還處在初步發展的階段,因此,教師在學生情感方面的正確引導在學生發展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總而言之,小學教師應當認識到情感教育對于小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性,從而在班級管理中加強對于情感教育的實施,樹立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通過情感教育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