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英
小學生是一類特殊群體,其心智不成熟,對待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比較強,但又不持久。面向該類群體的教育要以表揚優先,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點燃其學習積極性,促進其健康成長。本文以表揚教育為切入點,分析現階段小學生表揚誤區,提出具體的策略,給學生一顆“糖”,促進其全面發展。
目前來看,一些教師對表揚沒有正確的認識,沒有發揮其功效。這種情況下容易陷入思維困境,如“凡是表揚都會對學生起到積極的鼓勵作用”。與此同時,部分教師還認為表揚越多越好,在語言應用過程中引入“真棒”“真不錯”等,過于隨意,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部分教師在表揚過程中沒有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表揚的內容過于籠統,且從一定程度上夸大的事實,不利于使學生了解自身的實際能力。此外,一些教師對學生容易完成的事情進行表揚,流于形式,其效果適得其反。
1.夸具體不夸全部
教師在表揚學生過程中,要夸得具體。以往教學過程中,教師常用約定俗成的方式夸獎學生,如“你真棒!”這種方式雖然能給學生短時間的鼓舞,但久而久之容易消磨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對表揚產生依賴心理。對此,教師在表揚過程中要突出特定的點,如A同學從不遲到,可以夸其“你守時且遵守課堂紀律,是其他學生的榜樣”;B同學熱愛運動,可以夸其“生命在于運動,通過運動能夠強健體魄,你的精神狀態也更好了,值得大家學習。”通過這種具體的表揚方式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
2.夸努力不夸聰明
小學生是一類特殊群體,面向該類群體的夸獎不能夸大其詞,也不能經常性地夸他們聰明,而要突出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夸獎。例如,“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你的成績有所提升,所有付出都有了回報,大家都應該向你學習,努力克服所有困難。”
3.夸事實不夸人格
在夸獎成績好的同學時,不能用“好學生”給學生扣帽子,而要適當夸獎,就事論事。如C同學幫助請假的學生值日,真是個樂于助人的人。以事實說話,促進學生良好品格的養成。如D同學在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可以表揚其:“每個人都有無限可能,只要你努力,就能綻放最耀眼的光。”
教師在表揚學生的過程中要注重場合,有些事情不宜在公眾場合大聲宣揚。例如,學生為貧困地區的學生捐款,不應該對比學生捐款金額大小,這樣也容易給部分家庭條件比較差的學生帶來心理輔導。其次,表揚的方式有多種,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如表情法。對于一些比較內向的學生,教師可采用這種表揚法。多給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如他們回答正確教師可以給予其贊賞的目光。再如,動作法。如對于主動承認錯誤的學生,輕拍其肩膀,告訴其下次不要再犯。對于上課經常回答問題的學生,為其豎起大拇指。此外,教師也可引入留言法,多關注比較敏感的學生,并多與其交流,可在其課后作業中留言,鼓勵其繼續進步。
教師在表揚學生過程中還要秉持誠懇的態度。與此同時,還要保證表揚內容的真實性。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評價,同時也不能給予學生過高的評價,使其能正視自己的能力。例如,E同學為班級里的后進生,學習不努力,經過后天努力制定了學習計劃,且都能過按時完成計劃。教師可夸獎其“你每天都能完成自己的計劃是前進的一小步,以后也要多多努力。”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渴望得到表揚。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充分肯定學生能夠增強其信心,其各方面能力提升均有重要作用。對此,教師要轉變以往的理念,表揚學生,多帶給學生一顆“糖”,點燃其學習及生活信心。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走出表揚誤區,實施有效表揚;表揚場合要恰當,形式多樣;表揚方式要誠懇,內容也要真實。多措并舉,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